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七章:谋士张韩遭贬,与我猛将张韩何干? (第2/3页)
们才算是真正大业得成!” 哪里有这么容易,张韩心道,同时又抬头来笑着看向贾诩,“你也这么认为?” “那,是自然啊……”贾诩颇为茫然的道:“如今天下诸侯之中,有家底能和丞相争锋的,无非便是冀州袁绍、荆州刘表、益州刘璋了。” “可是,我听说刘璋非明主,而刘景升又老迈,若论长远怎能抵当北方之军,如此真正能力拼一战者,莫过于袁绍了。” “他们袁氏,从几十年起就已经在经营势力,而袁绍在少年事情广交贤友,后接济党人,暗中结交,现在又得四州之地,声势壮大,其兵马文武早已远超袁术之上。” “现在,不过是双方在等待时机,再起刀兵而已。” “而君侯之心思,的确很是细腻,”贾诩毫不吝啬的夸赞道:“河内、皖城,都是君侯提前治理、力主坚守之地,如今又解决了泰山众的子嗣之事,朝堂内患之事,再还有便是……宛城换防的兵马,如今力主的钟寺卿持节督关中军。” “哈哈,当真是顾虑周全,大战未起,就已经将四处的隐患先行防范,让曹军可以安心交战。” “此,为君侯过人之处也。” “没有没有,”张韩一听这话连忙摆手,满脸正经的道:“这你可就谬赞了,推举钟寺卿去长安,是你给我献的计策。” “不不不,是君侯自己灵机一动,以顾万全所想。” “不是不是,是你给我献的计策,”张韩在这事上也很谦虚,根本不和贾诩争功。 贾诩正要再推诿扯皮一下,就听见身后门坊外传出了怒喝声。 “张韩!!” 这一声虽有沧桑意,但却中气十足,活像是戏台上的老将军。 张韩蹭一下就站了起来,转身想要往屋里躲,贾诩也迷茫,谁啊敢在君侯的家里这么吼?! 简直是无法无天,胆大妄为!而且君侯还有点怕,是为什么呢? 贾诩看张韩躲,他也两股微抖往后躲,他想躲到张韩身后,没想到跑不过。 回头再看便发现一身姿挺拔,颇为儒雅的中年,疾步怒冲而来,他身上穿着的是黑色红边的官袍,左手持着剑鞘,剑也没有出鞘。 贾诩一眼就看出来这是大理寺卿钟繇,怪不得张韩要跑。 这是亏着心呢。 人气势汹汹而来,张君侯也得退避三舍。 贾诩一看就乐了,难得见到这等场面,君侯这辈子除了被美人追着跑,恐怕也就是这钟寺卿了。 哦,也许还能有个荀令君。 他本来悬起来的心,慢慢也就安定了下来,原来是冲张韩来的,不是什么莫名其妙的刺客。 奈何,张韩在转身跑的时候,忽然间大喊道:“是贾文和给我献的计策!” 贾诩一愣,“君侯你——” 他转身看了一眼钟繇,只见钟繇脚步一顿,左手持剑一紧,愤然盯了过来,怒视贾诩,喝道:“贾贼!!你在长安时便不安好心!” “不是我!!” 贾诩双手猛摆,坏了,他不敢真的和君侯动武,但是和我他肯定敢!! 想到这,贾诩只能转身就跑,张韩一看轻松了,这半山城府邸偌大的府前街,够他们跑一炷香的。 他在后面慢悠悠的跟着,临走让掌柜记账。 不多时张韩追上了两人,他惊奇的发现,贾诩在阶梯上微微喘气,还有余力来解释。 而钟繇已经倒在阶梯底下,死活站不起来追上去。 “寺卿,您听我解释,依当下情况来论,您亲自去长安,定可安定诸侯,许都之内,论地位、声望、功绩以及才能,无人能比得过您。” “是以,您一定是最适合的人选!” “住嘴,住嘴……一派胡言……” 钟繇听见了张韩的脚步声,缓缓回过头来,依然还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看向他轻轻叹了一声,道:“君侯,你说实话,老夫在大理寺待你如何?” “如同师徒一般,十分真诚,情深义厚……”张韩老实的回答道。 贾诩当即插嘴,苦口婆心的规劝着:“既如此,寺卿更应该明白君侯的苦心,在下亦是知晓此情,方才会力劝之。” “钟寺卿持节到长安居住,一人便可拦住关外诸侯几十万兵马,至少可让他们坐观成败而不插手,日后归来,便是天大的功绩。” 张韩点头如捣蒜:“对对对,钟寺卿带我如亲,我怎会暗害,此去长安,回来定是三公辅国之功绩,钟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