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九章:鬼精小孩儿,人称小伯常 (第1/3页)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正文卷第一百九十九章:鬼精小孩儿,人称小伯常唤来戏忠,曹cao也问及了方才杨修所说的事。 戏志才在来时途中早已听郭嘉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此刻更是准备好了打探到的情报,以及最新收到冀州书信的一批官吏名录。 依旧还是八校尉,除却典韦之外,四人收到书信。 另有与冀州回信者为黄奎,也就是当年黄琬的儿子,同样是名士众臣之后。 这些氏族,内心真正愿意臣服的不是汉廷,其实还是冀州袁绍,有一部分依旧认为曹cao不可能赢。 当然,现在已经收敛很多了。 在这些官吏的名录中,曹cao看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名字。 “司马公啊,”曹cao似笑非笑的抬起头来,眼眸略有询问之意,他担心戏志才弄错了。 不过,戏志才的反应显然早知曹cao会诧异,他郑重地点了点头,长舒一口气。 只道:“家族为保延续,行此道不算意外。” “荀氏,一样也有在冀州为官吏者,而现在也只是一封书信而已。” 主要,这是袁绍送来的,不是这边送过去的,就不能定罪。 毕竟此刻表面上还是风清气朗,两境不算撕破脸皮,仍然还在彼此蓄力之中。 “嗯,我不会因此动怒,”曹cao最近的养气功夫极好,已很少动怒了,即便是遇到突发之事,也能沉稳对待。 而且,现在兵多将广,妙计层出,伯常那边时不时又能蹦出点新花样来,没什么值得动怒的。 “司马公,是我的举主呀……”曹cao考虑之后,还是先行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戏、郭两人悄然对视,都默不作声,不过心中都明白,举主这两个字说出来,就已注定不能把司马防如何了。 司马防如今年老,转拜为骑都尉,任则是护卫京都。 曹cao对他本来一直颇为信任,而司马防也很聪明,到许都之后,不对外说当年举任曹cao之事,也不在朝堂上过多结党。 大多时,在深巷家居,与子嗣同伴,除却公务,绝不会多有走动,故而即便许都已经历经了三次争权之事,一直没有引火烧身。 于是,人脉自然也独群之外,不和许都家族门户亲近,亦为人诟病不耻。 早年,董承还骂过他心有逆党之意,愧对世家清誉,结果现在物是人非,董承的坟头草都一米多高了。 “先看看吧,德祖不想说出这些名字,倒是也情有可原。” 郭嘉现在倒是想明白了,杨彪和司马防当初就不属一党。 而司马防的大儿子司马朗,还曾在董卓的府中任职,现在又是和杨修同在曹昂府中任职。 杨修为侍郎,司马朗则只是主簿,但若是论资历,自然是司马朗更好,只是不讨喜而已。 论才情,不必多说,杨修已可甩开司马朗极远。 可实际上的能力,却还是司马朗更为务实、诚恳。 杨修则是金玉其外,其中有无败絮暂且看不出来。 “这两人平日里在子脩身边,应当也是争锋相对的,不过却也有不同之处。” 郭嘉说完之后,自己都乐得笑了笑,曹cao和戏志才均看向他,好奇的道:“何处不同?” “德祖常在伯常宴席上,但司马朗从不会来,并耻于乐坊雅舍等事,几篇赋论,均说乐坊之处俗不可耐,出入非士人,早晚染风尘,力主取缔此地。” 曹cao皱着眉头想了想,道:“挺好的地方,他不懂。” “是。” “主公说得对呀。” “正是我等心声也,他们就是不懂罢了。” “那,就像伯常说的,我们打仗这么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一辈子都要戎马,难道还不能享受享受?” “不错!!”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曹cao咳嗽了一声:“我意思是朱衣卫不可取缔,你们在说什么?” “我们也是这么想的。” …… 晚上,尚书台。 荀彧伏案书写,听见动静抬起头来,见来人是去丞相府的文学掾陈煦,放下墨笔,道:“怎么样?丞相怎么说?” “回禀荀令君,丞相的原话是‘黑袍甲骑亦是大汉军中流砥柱’,之后,也有夸赞伯常君侯之言,想必是要压下这些御史之言。” “嗯,”荀彧平静的回应了一声,有了答案心中就明了了,万事讲究一个规矩。 既然对伯常的事情不追究,也就意味着其余官吏同样也可以放过。 但是,这样就对今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