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你问元龙,要命还是要功? (第2/2页)
,这份功绩会在之后显露出来。” 最重要的是,我现在才刚刚开始躺着收取战功,你回来了我每年缺少的那些武力体魄上的天赐成长谁给我补上? “我明白了,待回去之后,我会向太守说明君侯之意,另外有件事,在下打算请君侯帮忙查探。”陈矫拱手鞠躬,向张韩保证,此刻心中其实已经准备好了说辞。 他了解陈登的性格,太守野心不大,但对功绩、扬名自然不拒,其才能可传于天地间,有耀祖光宗之能,自然无比乐意。 如果以重任委托,他也接受此情,苦劳是不会说的,他只是因为某些事,以为张韩把他忘记了,所以心有怨气。 “你说,”张韩抬了抬手,并不为难,“说破无毒。” “嗯……”陈矫思索了片刻,心中措好辞之后,为难的苦笑道:“我家太守在广陵时,听闻许都之中士人对他的品评不好。” “有不少言论,说他骄傲自大、居功自傲……” “不是我说的,”张韩连忙摆手,面色不自然,说完就看向了别处,不打算和陈矫对视。 “呃……”陈矫愣了愣,“君侯为何激动?” “我激动了吗?没有啊……”张韩摸了摸鼻子,“嗯,这件事我会去询问清楚的。” “那就仰赖君侯了。” “无妨,只是一些名誉上遭人非议的小事,元龙一向大度,不会放在心上吧?” “不然,”陈矫凝重的摇了摇头,“到得今年,太守的身子不太对劲,常食不下饭、喝不下酒,每每心情暴躁,而听见这些许都传来的风评,则会坐立难安,甚至呕吐腹泻,宛如染寒症犯病一般。” 张韩听见这话,本来悠闲无趣的面容上,露出了一丝奇异之色,双眸瞪大,颇为狐疑的看向他:“这症状持续多久了?” “有一段时日了,便是在这一年内,出现的端倪。” “现在是五月……”张韩低头沉吟,今年的话那就是二三个月,好像还能治。 “让他回许都。” “不,君侯你刚才不是说……在广陵还有天大的功绩……” “要命啊,”张韩摇了摇头,“这是身体内已经有了剧毒成疾,肯定是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久积成病,才会腹泻呕吐,反复不安。”
“你回去问他爱命还是爱黄金,爱康健还是爱功名,今日见了丞相之后,季弼立刻就回广陵去,持我信令,沿途走驿馆马道,沿途驿馆暂歇喂马,尽快出行。” “我赠你一匹宝马,你可骑上狂奔而去。” “现在无事,倒是也不必……”陈矫说到了这,接下来的话却是说不出口了。 他忽然觉得张韩这个人,与他相处的确很有滋味,他本来很是好客的,还打算多留自己在许都游玩几日。 但是听见陈登身体有恙,却又催着他马上回去,让陈登回许都来。 这顷刻之间变幻的态度和决议,其实便是两人之间的交情了。 “怪不得,太守总是提及君侯,实乃是……他当世已少有服气之人,恐怕最服君侯、丞相了。” “你瞧,”张韩眉头一挑,登时就来了兴致,“当世少有服气之人,这话是何意?便是他本来就不服其他贤才,这还不是傲气?” “是是是,君侯说的是。” 陈矫其实也觉得许都传来的这些风评,并不是全然诬造,和陈登平日对待那些来拜访的贤才也有关系。 “这太守,一开始,广接贤士,得不少贤才上门来拜访,接待各友人的时候也都是和颜悦色,甚至喜和合心的高士聊到深夜,不过,后来越发烦于此事,说不如自己在家看书,便不再热衷于见客。” “再到后来,太守因上门来拜见的人太多,且均是有求于他,或是打算结交来得到一些品评名望,他越发憎恶此等事。” “于是方才有了傲气,在下想来,和性情大变有些关联,当然也可能是广陵当真没有豪士贤才,已让太守失望透顶。” 张韩听完沉默了片刻,深深地叹了口气:“都是我的错。” “嗯?!” 啥意思? 陈矫在一旁听得一愣,这和您有什么关系呢? 太守性情大变和您难道还有什么密不可分的关联吗? 张韩双手一拍双腿,道:“这不就是,东施效颦吗?” “您意思是,太守学的您?” 张韩“嗯”了一声,想效仿围炉,找几个心仪的、聊得来的朋友,陈登可能是在许都围炉久了,以为出去再找,也能找到这么一帮高士。 可实际上,哪里有这么多放荡不羁的有识狂士,所以陈登结交了不少人后,发现大多是为了接近他,来获取一些利益的人,心自然也就烦躁起来。 在广陵找了这么久,不也就得到了一个陈矫这样的贤才吗? “去吧,击退孙策之后,把元龙调任回来,我会进言让文远暂且守广陵。” “唯,”陈矫拱手而下,再无疑问。 …… 朝堂之上。 陈矫禀报了匡琦城大战之后,天子勃然大怒,立刻下诏责备孙策,撤去其承袭的爵位,撤去将军之官职。 而后下令汝南许定、徐州于禁、车胄,以及五官中郎将领兵,共计三万前去驻守驰援。 但实际上,这也只是走个过场,这些兵马早在数日前就已经出发了。 当然,刘协不知道这回事,他这里的流程是,他下令,曹cao去调发命令,尽快派出,而后显得君臣和谐。 曹cao对刘协言听计从,同时刘协会在上朝前先行得到一份尚书台的奏章,告知他何处有可以调动的屯军。 也就是说在刘协的认知里,能知晓的军营,就这几个,除却这里之外就是鲁阳屯兵、河内屯兵以及东郡的夏侯惇,这些都不好调动。 散朝之后,陈矫立刻再去拜见曹cao,准备辞行,在门口还是有点疑惑,问张韩道:“君侯怎么劝说丞相调任太守回来呢?” “哼,”张韩傲气的微微抬首,“在外等着便是,我自是有三寸不烂之舌,让主公对我言听计从,此乃我张伯常的本领。” “曹营谋臣之中,唯我最是能言善辩,最有识人之明。” 陈矫深吸一口气,目光满是敬重,不愧是君侯,竟有如此自信气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