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二章:先打个酣畅淋漓再说 (第1/3页)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正文卷第二百二十二章:先打个酣畅淋漓再说刘协脸色一变,到嘴边的话又生生制住,的确,若是他们得胜的话,也许就不会有这一道奏章了。 曹cao看他不说话,冷笑了一声,道:“陛下,如此我可大胆的说一句,而今这请求议和的奏章,是伯常以及我麾下兵马用性命打出来的。” “当下局势,不该立刻答应他们,令这些荆州士人可予取予求。” 刘协叹了口气,平视远方,心中深深思索,他竟不知如何反驳,按照以往的经历来看…… 应当是朕错了,朕不太明了前因后果,也未曾关注各地的军情消息。 “丞相,这些军情日后可多拿来给朕看一些,否则蒙在鼓里,难以思索……” “遵旨,”曹cao躬身而下,面色和蔼,道:“陛下近几年才学,到如今已经通晓前后史鉴,又明内治之事,而军事之能,则不必太急……嗯,慢慢来吧,陛下要深明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圣人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刘协知晓这句话,也明白是圣人说过的道理,军事之时急不得,也不可强逆丞相的想法。 毕竟现在整个境内的大军,所有军情以及与各地诸侯的交错关系,只有丞相心中最为清楚。 刘协面色一软,又向曹cao笑着问道:“丞相,那依你看应当如何是好?既然荆州送来的奏章请朕主持议和,现在丞相说不答应,我们该当如何?” 曹cao笑了笑,柔声道:“陛下,议和不应该是他们一句话就能得到的,此时陛下应该展示您的威严,议和没问题,但必须让荆州各族、刘表之子,到许都来为质。” “嗯,这的确是个好办法,”刘协听完之后中意的点头,茅塞顿开。 “我堂堂大汉帝王,如何能任人拿捏?” 曹cao终于满意的点点头,笑了:“不错,陛下圣明。” 这才有些许帝王的气质,这样才配得上是坐在帝位上的人。 “那就请陛下决议吧,早些将旨意发下去,让伯常早些有底气继续和荆州对峙。” “同时,还请陛下再下一道诏书,拜张韩为南阳太守,让他可以名正言顺的稳固在南阳,可以治理新野,我也会将屯民、流民送去数十万,只需一两年,便可让南阳重回当初温饱鼎盛之时。” “陛下,那里是南阳,曾经百万人丁的大郡。” “好。” 关乎张韩的事情,刘协一向都颇为宽仁大度,其实曹cao不用说方才那一大段话,直接一来就说给张韩一个南阳太守,刘协也会毫不犹豫的答应。 并且亲自督尚书台去落定此事,亲力亲为得如同自家亲戚兄长一般。 此节此情,乃是存于刘协的心中,其余之人尽皆不曾知晓。 …… 新野。 张韩在睡觉,忽然就被典韦叫醒了,两人睁开眼对愣了片刻。 “干什么?” “诏书来了。”典韦眨了眨眼,道:“陛下拜君侯为南阳太守。” “你说什么!?”张韩憋不住笑的快速起身来,“我还捞了个南阳太守!?” 这地方富饶啊。 若是在十几年前,多少大族子弟挤破了脑袋都不一定能当上这太守。 即便是已被战乱损毁,但只要肯花心思治理,最多三年,就可以富饶起来,那时候可以捞多少钱? 呸,捞个屁,我张韩岂是这种人!!可以造福多少百姓! 张韩现在马上就有了一段算计,当初得陈登广陵的收益就已经不算少了。 南阳一旦恢复当年文汇盛景、商贸通行、人丁兴旺之繁荣,起码是广陵的十倍之多。 而任太守,则意味着所有功绩均归于自己。 张韩长舒了一口气。 太守,一地之天青也。 “应该是丞相亲自去请陛下下旨的,据说陛下亲自到了尚书台,看着荀令君初拟此诏。” 张韩起来来回走了好几圈,满脸高兴之色,“真好真好,还能捞个南阳太守,我以前真以为不能任太守等地方要员了,我本来应当避嫌的。” 毕竟自己只是女婿,不是亲儿子,当然岳父要是把自己看成亲儿子倒是也勉强能接受。 南阳这种重要的地方,当然是亲儿子,哪怕是宗亲来呢,现在还能落到自己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