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有如此名将,怎会生败绩? (第2/3页)
整。 细化的布防图,贾诩并没有,也只能是稍稍猜测一番,用以查探罢了。 贾诩略显浑浊的声音轻轻传来,“君侯,依照老夫的猜测,那张郃既生性谨慎,那么即便是弃用此道,毁后退出,也会派遣兵马在外部监视巡察。” “故此,如果从此路而走,一定行不通,若是张郃被调离黎阳,是最好不过。” “君侯可有计策?唯一的绊脚石,其实还是这个张郃。” 贾诩认真的看向他,这番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人家若是还对这里严防死守,黑袍骑就算是再骁勇,也绝对是过不去的。 当时张韩也曾说过,需要把张郃这种善于固守的将军调离,战事才能轻松些许。 不是说张郃厉害,令人无从下手,而是张郃冷静,危机感强,苟得住坚守战场,若是他一直久守,又始终耐得住寂寞。 则,此战拖入比拼家底时,难胜之,非有奇计不可。 “没有计策,”张韩的肩膀一下松了下来,苦笑着仿佛失去了力气,“这我还真的没有办法,之前想用离间计,把张郃调离黎阳。” “但是……我的人脉实在有限,短时间内根本没办法调防一位刚刚立下大功的将军,毕竟,他声威正旺,又将黎阳周边的布防做得如此严密,袁绍虽然……虽然有时不明智,但也不会如此蠢笨。” “我暂且想不到办法。” 张韩的确失落,此事他已经思索很久了,他的人脉都是在南方,北方没有。 贾诩也笑了,道:“不错,冀州的文士,大多是名流之士,君侯虽说功绩盖世,却也不一定能入得了他们的眼。” 典韦颇为好奇的凑近了来,轻声问道:“咋,那些人是看不上咱家君侯吗?” “君侯,他们看不起你出身啊?” “啧,”张韩不耐烦的看了他一眼,“难道就看得起伱了?” “俺们武夫,本来就不需要看得上,士人再高贵,打仗的时候不还得靠着俺们嘛。” 这倒还看得通透,典韦这样的武夫,不在士人的鄙视链里面,反倒能受到应有的尊重,毕竟有些活还得是他们去干。 几人商议的当口,忽然门外一阵风掀起了帐帘,赵云的身影出现在张韩眼前,一路疾行进来,脸色并不平静。 但看得出来,神情之中似乎带着些许兴奋。 张韩奇怪的看向他,问道:“子龙为何如此高兴,难道是收到什么好消息了?” “的确有好消息,”赵云直接坐在了张韩身前,笑道:“君侯,祭酒送来了一车酒,押酒的那个老兄说,这些日子送往冀州的书信很多,其中示弱之语接连不断,冀州有可能会变动。” “张郃,是主守之将,若是要进军,则会启用那些主战的猛将前来黎阳。” “那,张郃要怎么办呢,难道直接调离!?”张韩不解,这袁绍难道真的这么刚愎自用,不顾功臣的想法,直接这般行事,那不是会引起境内文武不满。 他能有这么大的威望?压得住所有文武?这就是仲氏家族在天下间的份量吗? 气抖冷,我什么时候才能有这种地位! “不是,”赵云笑道:“那老兄说了,君侯若是如此问,就说,袁绍可以用升任之意,将他调离黎阳战场。” “哦!”张韩恍然大悟,左右看了几眼,思绪卡了,一时间没想起这回事,想到这又“嘶”一声,吸了一口凉气,眉头一皱的道:“你说的这老兄是谁,怎么感觉说话叼叼的。” “就是一个姓李的老兄,据说和祭酒是酒友,所以帮忙来传话。” “哦,祭酒……”张韩苦笑着摇了摇头,郭奉孝,真是妙算者,这些局势恐怕已经了如指掌,甚至反复推演无数次了。 张韩脑海中依然还记得,郭嘉多次在喝酒之后,畅所欲言之时,无论什么话题,无论说的时候有多坦然洒脱,最后都会说到冀州文士之中。 当时郭氏曾引见他去冀州为主簿,去后,却并不受待见,甚至遭到冷嘲热讽。 仿佛像是一个寻求出路、托人安身的低微之人。 此事,巧就巧在,郭嘉本人不这么认为,他以为到了冀州之后可以凭借才学大展拳脚。 但最终看到的,还是失望居多,当时去投袁绍的人非常多,门槛都快要踏烂,非海内名士不可得见,仅仅数月,失望离去的人也不少,郭嘉年轻气盛,直接在大庭广众之下,讥讽行事,引起了不小的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