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_第二百六十三章:张韩人真不错,说话又好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三章:张韩人真不错,说话又好听 (第2/3页)

,伏击后军,虽没有把袁绍的两万精锐全部杀尽,但是却也令敌军闻风丧胆,我建议,接下来应该放弃北岸的防备,把兵力辎重全都撤回到南岸,守此河就好。”

    “嗯,我也正有此意,”关羽喝了一口,更好放碗,舒适的擦了擦嘴边,理顺胡须道,“伯常奇计频出,威风凛凛,定然惹恼了袁绍。”

    “唉,我不光惹恼了他,”张韩苦笑起来,“恐怕也惹恼了主公了。”

    “今夜过后,我要先行去白马渡口请罚,估计到年关之后,云长兄都不一定能见到我了。”

    “是,”说到这,关羽心里就一股子气,但是张韩提了美酒来,又和他推心置腹,这火却也发不出来。

    而且,他从心里的确是有些敬佩张韩的,打仗能如此灵活多变,令人琢磨不透,幸好是同袍,若是敌人,那可真是棘手非常。

    “伯常如此行事,不尊军令,恐怕为了服众也必须要惩处,否则难安十万大军之心。”

    “也惟有如此,才能显得主公赏罚分明,用人不分亲疏远近,而是以才能、品行。”

    “伯常如此,能得到什么呢?”

    就算是自污,也太过了吧?

    关羽越说越气,不自觉只见,面部因为激动而微微抽动起来。

    你这么干,把别人的功劳抢去给自己消惩处。

    你也得不到,我也得不到。

    然后曹丞相什么都不用赏,也无需罚,就白白捡了好几场大胜,还得了如此威名。

    你图什么呢你图伤悲吗?

    常言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你湿一次鞋那可就斩了呀!

    费力不讨好,损人不利己,难不成,你张伯常是因为热衷于算计、战胜之事?!

    “呃……”张韩愣了愣,一时间竟然不知道怎么回答。

    “我是为了大汉安定,功过自有他人说,何须我去强求,大战得胜我只能尽心尽力,见到战机,来不及向主公请示。”

    “但是,云长兄,你一定要记住,我在黑袍骑只是一名参军,有计策、决议,都必须要和典校尉商议请示,他同意,我才能这么干。”

    张韩一本正经的说道。

    关羽有点信了,狐疑了片刻,点点头道:“说得也是,你们不管谁听谁的,如此决议肯定都是商量着来。”

    “你的黑袍骑,战功赫赫,也正是因为能人辈出,连子龙都在其列。”

    “不过,”张韩忽然转了一下话风,凑近了些,颇显诚恳的道:“云长兄,这一次交战,我是先行触犯军规,后又立功,肯定是跑不掉了。”

    “但你不是,兄长乃是出于道义、同袍之情,前去迎我,对于云长兄来说,这可是一场实打实的大胜,应该扬名立万,威传全军才是。”

    关羽暗暗点头,他也认为如此,只是这话不能从自己嘴里说出来,否则岂不是成了居功自傲了。

    可不管怎么说,现在从张韩的嘴里说出来,不知为何倍感舒适,连酒水都香甜了许多,关羽感觉脸胀胀的,很舒服。

    张韩接着道:“我去到滑县,一定和丞相说清楚前因后果,禀明云长兄长的功绩,请他上表天子,为你请功,给云长兄长要一个封侯的爵位。”

    “至少不能是现在的军中偏将的职位,太屈就了。”

    “嗯,关某倒是不在乎这些,伯常心里明白就行。”

    张韩这么说,关羽心里还是挺暖的,这年轻人会说话,也会做事,至少现在说的话,都让人如沐春风,每句话都在点子上。

    挺好。

    他还请我喝酒。

    “这可不行,云长兄方才也说了,主公需得赏罚分明才行。”

    “嗯……”关羽脸色一红,当然别人看不出来,只有他自己知道,“也有道理。”

    “伯常所言极是,若是如此,关某倒也不会刻意避让。”

    “那就好,”张韩欣慰的笑了笑,“除此之外,弟还有一时,想请云长兄长帮忙。”

    “伯常请说吧,我也不知能否帮上忙,不过若是力所能及,关某不会推辞。”

    光凭这句话,就已经是足以说明关羽现在心情的确非常好。

    张韩欣慰的笑了笑,道:“就是,此次为了躲开敌方兵马追杀,舍弃了太多财物。”

    “小弟为了让黑袍骑将士一同丢弃财物,只能许诺逃出生天之后,会给他们重赏,现在收回来的所得,却不足以犒赏……想和云长兄长商量一番,能否将此次缴获,全数让给我黑袍骑?”

    “我回到许都之后,一定举家资,尽我所能,以三万金,或比三万金之资,奉还犒赏云长兄和公明哥哥。”

    “公明……什么?”关羽前面的话都听明白了,最后这个称谓,有点头皮发麻。

    “呃,公明,亦是兄长嘛,”张韩撇了撇嘴,叫习惯了,一般私底下都喜欢这么调侃来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