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Sect.122.商州司马(2) (第1/2页)
“还有,枢密直学士、判开封府事陈观,此人忠恳勤勉,原来做工部侍郎时就卓有政绩,判开封府以来,更是将京师政务料理得周全顺遂。臣以为,这样的人才,才有资格在官家身边资政辅弼!是以,臣恳请官家以颜衎代替范质,以陈观代替李榖,别让范、李二人再呆在宰臣位置上混饭吃了。” 官家的眉头皱得更紧了。范质和李榖,都是自己用得很顺手、很称心的人。他们的才干,君臣上下有目共睹。 王峻的手伸得太长了,伸到了官家的肱股之上。 见官家默然不语,王峻催促道:“官家,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范质、李榖之辈,素常在官家跟前花言巧语惯了,哪像臣一心为官家着想,有话直说,不怕得罪官家。” 官家沉吟道:“进退宰辅是国之大事,不可仓促进行,还是慢慢思量吧。” 王峻不肯让步,固执地又列举出范质与李榖的诸多不是之处,反复证明他们的确已经不再适合呆在宰臣的位置上了。 官家愣愣地看着王峻。 一开始,他还听得见王峻在说什么,后来就只看见王峻的嘴,听不见王峻的话了。 王峻。峻兄。秀峰。 秀峰。峻兄。王峻。 他的心渐渐凉了。 冷了。 冻结了。 僵硬了。 他知道,不管他愿意不愿意,舍得不舍得,这一盘棋,都到了必须有个了断的时候。 他想起了刚才思存殿外的那株槐树,以及在刚才那株槐树下自己所忆起的遥远旧事。 王峻的手伸得太长了,不仅伸到了他的肱股之上,而且抠到了他的眼珠子上。 他已经别无选择。 午间的日光透过滋德殿的窗棂晃花了他的眼睛,他感到双目干涩,使劲地眨了眨眼。 王景通轻轻走过来,低声禀报:“陛下,该用午膳了。”王景通一定是故意的。王峻在御前争论了太长的时间,又没有别的枢臣来打岔,把官家一个人撂在这里直面他的汹汹攻势,连王景通都看不下去了。 “知道了。”郭威看了王峻一眼。 王峻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官家郭威轻轻摇了摇头。 为什么?为什么情势会演变成眼下这种局面?为什么非要走到这一步? 他希望他闭嘴。这是最后的机会。 “陛下该用午膳了。”这一次,王景通是对王峻说的。然而王峻仍旧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甚至还瞪了王景通一眼。 “……好了,朕知道了。”良久,官家终于淡淡地开了口。“明日就是寒食节,节假之内,卿之所奏,不便即行。待节假一开,就依卿所奏,施行卿所建言的用人方案,好吧?” 王峻脸上有了一点笑容,揖道:“陛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真是臣等的福分!” 王峻如礼告退,往中书省去,办公。 官家面沉如铁,低声对王景通道:“立刻,宣李重进进宫!” 壮士断腕,英雄断肠,帝王……断情。 广顺三年二月十四。寒食节。 临近午时,正在各自私宅过节的枢密正副使、自冯道以下的新老宰臣们,忽然接到了官家的谕旨:着立即进宫觐见。有人疑惑地向前来宣旨的内侍询问,得到了笑眯眯的回答:“官家想与枢臣们一起过这个节。” 枢密使王峻进入明德门后,王景通笑容可掬地亲自迎了上去。王峻问官家召他什么事,王景通说,官家念及枢密使及众宰臣素日劳苦,特地赐下寒食宴,在宝慈殿相候。王峻点点头。宝慈殿是经常举行宫廷燕饮的地方。 未几,两人走至宝慈殿前。宝慈殿的大门敞开着,似乎连里面的丝竹之声都听得到。 王景通在殿门口做出恭请的姿势,王峻大大咧咧迈步而入。王景通麻利地在他身后关上了门,然后静静候在殿外。 王峻一愣神,忽然眼前一花,又闻一阵军械相碰之声,不知从何处出现的十数个全副武装的禁卫军士兵团团围住了他。 在禁卫军士兵的后方,李重进浑身甲胄的身影赫然出现。 滋德殿。 官家郭威没有坐在丹墀上的御座中,而是坐在了殿中为宰臣所设的座椅的上位。当然,官家坐在这里,宰臣们就不敢坐了。官家的脸色让他们感到不安,可是官家没有说话。 王景通自殿外入内,快步走到官家身边,附耳轻声道:“陛下,成了。” 官家郭威点点头,扫视群臣,说道:“众位卿家,今日命你们过来,朕有一桩大事要与你们商议。” 众臣悄然互视,揖礼待谕。 官家的眼中泛起了泪光:“枢密使王峻,已经被朕囚禁于别所了!” 众臣震惊。 官家看着离自己最近的冯道:“王峻欺凌朕颇甚,无礼太过!……朕的儿子在外藩镇守,他专意阻隔,想出种种理由反对皇子入觐,害得朕父子两年都见不上一面!……朕实在想念儿子得紧,暂令皇子到阙,他就心怀怨望,加倍离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