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Sect. 126. 尺牍存想(2) (第1/2页)
朱雀一愣,果然停下:“……大皇子有事?” “呵,听说这次榷娘子出游,又拜访了不少道家宫观。我正想着,几时请榷娘子给讲讲沿途见闻呢。……”君贵笨拙地绕起了圈子。其实,之前他与朱雀之间,一度也曾近到过可以当面称呼她闺名的距离,可是听了君怜说她想走的话,君贵便不敢简慢,少不得又把从前的敬称拾起来,以免朱雀多心,感到“不受待见”。 朱雀一脸疑惑:“大皇子想听哪间宫观的情形?想听什么事?” “呃……都行,随你。” 朱雀收起疑惑,静静地看着他:“……大皇子是有别的事吧?” “呵,”君贵尴尬地笑了笑,“的确也是有点别的事……” “大皇子有何事,请但讲无妨。” “呃,是这样的……榷娘子一向妙悟法理,参得透世间诸多玄机,所以,我想着,不知道你能否……呃……能否做观音的……义母……?”虽然已经放在心里斟酌良久,可是话由自己嘴里这样说出来,还是显得非常突兀。妙悟法理跟做别人的义母之间,到底哪里有半分关系?话音未落,他已经为自己的辞不达意而汗颜了。 朱雀果然感到了惊讶:“什么……你让我做什么……” “嗯……观音的……义母。”他愈发尴尬,不由挠了挠头。朱雀毕竟是未出阁的女儿家。 朱雀饶有兴味地看着他:“大皇子这话,当真叫我不知该如何回答才是。” “观音喜欢你……最初她是男是女,还是你判定的呢……你若肯做她的义母,她想必能够长得十分健壮、长命百岁的……”君贵颠三倒四地解释。 “观音喜欢我?” “对啊,她都已经会叫‘姨’了,你出游期间,她叫了你好几次呢。” 朱雀不由一晒:“呵,君怜教她的吧?” 君贵见朱雀并未像自己臆想中那样断然拒绝,心下大宽,言行便渐归自然,笑道:“对,君怜常常教她念叨‘榷姨’。” “哦……,这做义母什么的,也是君怜的意思吧?”朱雀挂上了似笑非笑的表情。 君贵本不打算遮掩,听朱雀直言,便坦承道:“是君怜的意思,也是我的意思。” 朱雀不语,转目看向正房的大门。也许,君怜正在屋内,透过窗格看着自己。 君怜真是苦心孤诣。 其实何必呢?应该早点看开些。无为,则无败;无执,则无失。 各种彼此矛盾的念头在朱雀的内心激烈交锋。又要靠近,又想逃避;又要回来,又想远去……一切的一切,皆因她无处亦无法安顿自己这颗永恒孤独的心。 “真是有劳你们……用心良苦。”片刻,朱雀勉力露出了一个微笑。 “那么你是答应了?”君贵追问道。 朱雀起身向自己的东厢房去,留在身后一句话:“……好,我答应。” 晨间。日中。后晌。 客堂。院中。东厢房。 朱雀与东方氏等几个仆从一起用各种小玩意儿逗观音玩耍。 朱雀牵着观音的手,让她走得更顺利、更稳当。 朱雀将观音拘在一张圈椅中喂她吃饭。观音略作反抗便罢休,挥舞着手中的拨浪鼓,对朱雀笑了一笑,咿呀几声。 …… 经过几天的实践,朱雀看起来已经颇有“义母”的风范,而不仅仅是“榷姨”了。 朱雀发现,自己原来并不讨厌小孩子,也不讨厌带小孩子。 这让她感到一点点惊讶。从前在符府,君怜的那些弟弟meimei们,她就完全没有兴趣去照顾和教导。所以,在他们眼中,她是一个高傲古怪的义姊,有的时候非常和气,有的时候呢,又还是躲她远点的好。 广顺三年三月初三,上巳节。女儿节。 从前在闺中做女儿时,君怜常与朱雀等众姐妹在这一天结伴去城郊踏青游玩。目下因君怜有孕未久,家里担心胎气不稳,便放弃了郊游的计划,改为在家静养,只让唐氏、东方氏、廷献等将观音带到淇河边去,看别人家小女儿嬉戏。 上巳节踏青是古俗,君贵从俗因循之,也给衙署众人放了假,让他们各陪家属自便。然而他自己并不休息,衙署总有各种事情等待他处理。为公事而忙碌让他感到充实。 晌后,一道诏令抵达了澶州。 镇宁军军治后苑。庭院。 晌后的阳光带着晚春的香味。院中所有的叶片与花萼上都闪着细碎的光芒,与高空的骄阳遥相呼应,是一派万佛朝宗的景象。 书房。 君怜与朱雀似乎已经恢复了关系。如同过往十几年中无数次出现过的情形那样,她们并肩坐在书案前。今日,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