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一章 鱼目混珠(上) (第1/2页)
看人家小夫妻依依惜别,官允还是不好意思,但看楚天云不是坐马车而是也骑马,他注意力就过来了:“宁王爷,你也骑马去?” 楚天云没理他,挥手向林秀君和林老爷告别,然后先策马前行,一队人自然纷纷跟上,官允也得紧跟着,追上了他还是不放心:“王爷,要不你还是乘马车吗?” “我的骑术就这么让你不放心?”刚才居然还当他妻子的面质疑,亏官允也是成了亲的呢。 他是不放心…但看宁王爷投过来的视线实在不善,官允还是不敢直说:“这不是…天太热吗?” “马车里更闷热。”楚天云淡淡的说道,“官大哥我明白你是好意,但我也不是一心逞能不顾身边人的,我要是骑不了马一早便会乘车了,不会拖大家后腿的,我的骑术虽然不如你们能上阵杀敌,但好歹也是宫廷御马师教出来的,和三皇兄一个师傅。” 楚天云没说假话,他上一世便会骑马,上一世他是被人害死而不是病死的,他的身体没弱到一举一动都让人担心的地步。 说几句话的时候他们已经奔出了半里地,耳闻不如目见,官允看了楚天云这段路骑得不错,的确是不用人担心。 官允不说话了,楚天云还有话说:“官大哥,这回我们去贺城,你打算找岳侯爷要多少担草料?” “每省驻军的存货都差不多,我们计划各省至少支援五百担,足够到今年秋天边关自己收割新草了,如果王爷能帮忙多要一些。八百一千最好,因为别的省能不能要到五百担并不能肯定。”这是官允和林启找宁王爷之前便商量好的数字,有位当今的嫡皇子在江东,自然得人尽其用。 “两千担…岳侯爷应该能拿出来吧?”楚天云自言自语的盘算着。 “不是两千,一千足够了!”官允以为马跑得太快。楚天云没听清,于是又大声说道。 “官大哥你忘记算了一点,如果这回从别的省征集的粮草再被烧怎么办?我说两千不是让岳侯爷一下子就送去,方便敌人一把火烧毁的,是让他分四次,同理。江东的粮食也分四次,四次,也够我们查出失火原因了吧?”四次,任门主他们走也该走到边关了。 的确,如果一直查不出失火原因。征集来一回被烧一回,那就是举国之力支持也不如烧得快,边关一直在努力排查,虽不知怎么放火的,但肯定与叛逆的尹高山脱不了关系,“不知林参军能找到尹高山的家人吗?” 听官允自语的样子对林启没什么信心呢?楚天云趁机就问:“林参军去边关也快三年了,他干得怎么样?” “人不错,忠厚老实。将士们但有一点儿小功他也会认真记录,如果不是现在边关出了这样的大事,他也该升职了。将士们都很喜欢找他报功。”官允也听说了林启其实是楚天云救的,对楚天云关心林启没什么警惕性。 忠厚老实…楚天云难得听到有人这么夸赞林启的。 骑马行路一直到傍晚,正好进了一个叫艺诚的小县,这艺诚县正好是在贺城的前面,算时间他们要连夜赶路的话,明天凌晨就能到贺城了。 但谁敢让宁王爷赶夜路。再说就是凌晨到了贺城,人家城门也没打开。真要叫醒岳侯爷开城门,再叫醒许多将士准备草料…也不用这么折腾人。军情没急到晚上四、五个时辰就会来不及了。 官允的军队和兵部的将士出门全穿的军装,这么上百人的军队到了一个小县城,事先还没通知,那驿馆也不是能住安稳的,楚天云干脆让驿丞带他们去县衙。 艺诚县令正在吃晚饭,听外面宁王爷来了还以为听错了,宁王爷不是在古圣城宁王妃的娘家吗?怎么也得半个月之后再来艺诚县吧?哪会今天就来了!? 衙役焦急的表情又不像在开玩笑,艺诚县令回过神来连官服也没来得及换,手上还握着筷子就冲出去了,艺诚县是小地方,别说亲王,郡王也只会路过不愿意停在这里的。 楚天云也没怪艺诚县令手忙脚乱的,本来就是他们来的突然,他只说要去贺城找岳侯爷,路过艺诚县天色晚了借宿一夜,随便安排一下就行了,明天天一亮他们就动身。 艺诚县令哪敢随便,但不是特意来找他麻烦的,也让他放心一点,不过艺诚县与贺城是唇齿的关系,宁王爷要去找岳侯爷,他怎么也得先通知一声。 所以第二天早早的,岳侯爷就等候在贺城城郊了。 五月底的清晨天还不那么热,岳侯爷也没有重甲在身,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