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五章 出游 (第1/2页)
贺东明自然明白,虽说都是举人,都有从九品的官身,但地位到底不同。【】 经过内阁镀金的,和下面县城里出来的,哪个更有可能上位,还用说么? 当然,只要中举,便有官身,可以做官,对寒门农户,还是有着不小吸引力,更别说,现在宋玉势力还在上升,有的是机会提拔。 到得最后,不止是寒门士子,便连世家嫡子之类,说不得也会被吸引过来。 而这也是宋玉的目的! 唐太祖见进士鱼贯而出,笑称天下英雄尽入我瓮中!宋玉也想如此! 虽然在之后很长的时间内,科举将只是举荐蒙荫制度的补充,但几百上千年过后,必是科举独领! 这可是深刻影响着人道的变革之举,并且符合了大势! 作为开创者的宋玉,能从科举中获得的好处,自然不必多说。 宋玉睁开双眼,观望着吴地气数。 作为吴地之主,整个吴州的气运,此时都是丝毫毕现地出现在宋玉眼前。 只见泛着春意的大地上,红白之气翻滚,本是白气多些,而科举过后,自各处又出现了星星点点的红金斑点,汇入气运之中,更有两颗青色光点,如同星辰,虽体积较小,在诸多气运中却独树一帜,隐隐有着领头之感。 而这些气运光点,如飞蛾扑火般涌入吴州整体气运中,龙气呼啸,白气褪去。赤色渐长。 “得了贤才,果能大涨气数啊!只此一项。便抵得三月之功!” 宋玉看着吴州气象,不由暗叹说着。 本来吴州初定。有的府县连官员都凑不齐,甚至还有知府、县令出缺的,这自然统治不能稳固。 而现在,一波人才下去,对各地政事都是极大助力! 气运上升,便也不奇怪了。 “红白之气,还是不够啊,起码要纯化赤色,才说明统治稳固。能出州用兵!” 整体气运红白,只能说统治大体合格,没有造反等事。 而要出地盘用兵,后方又需安稳,气运起码得有着红色! 这次科举,所得的人才,让这个气运转化的过程,快了足足三个月! 本来,按照宋玉估计。等到明年春天,整个吴地的气运便有赤红之色,到时自可出兵征战荆州! 而有了此次科举,等到秋收之后。便可气运稳固,根基深藏,便是出兵。也是后方无碍! 足足节省了三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中,可以做不少事了。 “这倒可以作为后手。到时才有奇兵之效!” 宋玉思付着,他对着自己人。都隐瞒了过去,外人更难晓得真实情况。 到时大军早三个月杀出,荆州各地有的甚至连准备都未做完,必是摧枯拉朽,这能免去多少伤亡? …… 荆州,江陵府境内。 此时的江陵虽然经过一场兵劫,但随后周羽便收束乱兵,除了府城江陵死伤惨重外,其它各县倒还算安稳,随着时间过去,渐渐恢复了些人气。 此时的官道上,一个青衫少年,骑着头毛驴,正一颠一簸地前行着。 日头当空,虽然还是春季,却有了几分暑意。 少年却恍若未觉,眼睛半眯着,似睡似醒。 毛驴脖子上的铜铃,却是发出清脆的声响,在有些寂静的官道上很是悦耳。 到得日头正中,方明的视线内,终于出现了一座小村庄。 这村子极小,和青玉村类似,不过几十户人家,却说明离府县很近了。 此世乡村,便是处于城外,也不敢离城墙太远——要靠着府城人道气运,驱除凶鬼! 而这自然造成偏远的良田不得开发,最后便宜了方明。 官道两旁,也出现了田垄,此时劳作了一上午的农夫,正稍作歇息,用些午食清水,为下午的劳动积攒体力。 这很不容易,一般的农户,一日只有两餐,除非春忙时节,不然不会加餐。 只有世家贵族,才保持着一日三餐或者多餐的习惯。 让方明看了,都不由唏嘘,比起前世,此界的农民,苦了何止百倍? 不过若放在前世古代,那也是差不多的情况,倒也说不得什么。 此时下了毛驴,慢慢牵着,来到一个约莫五六十岁的老农面前,岁月在他的面颊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布满了皱纹龟裂,此时更流淌着细汗。 “请问老者,此去可是江陵府城,还有多少日程?”方明抱拳行礼问着。 老农打量了下方明,特别在他身上的青衫上注目了会儿——青衫乃是读书人的标志,而此世之中,读书人又多是世家,这就得罪不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