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八章:美酒飘香歌声飞 (第1/2页)
第一更 《一首歌颂革命精神的壮美之歌》! 在《人民日报》的头版,姚-文-元亲自执笔写了这篇文章,用华丽的词藻和激昂的笔锋,对彭禹创作的那首《要问我们想什么》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从这篇文章里,彭禹可以看出,四-人-帮集团对彭禹这次爽快地交付他们的答卷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从总体上讲,歌曲里涵盖的“先进的”革命思想还不够明确,或者说不够准确,更找不到任何有关革命小将反潮流的只言片语,而且这个作品无论是力度还是思想的深度,都远没有达到令人满意和赞叹的高度,在表述上也太笼统和太模糊;但是,他们总算从里面看到了“革命”这两个字眼,真是不容易啊!万事开头难。他们认为,彭禹能够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不简单了,毕竟,彭禹只是一个年仅12岁的小孩子嘛!再者,彭禹这首歌确实写的不错,无论是词还是曲,都堪称上佳之作,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9月28日,接到通知的彭禹去了区文化管委会,领取《要问我们想什么》这首歌的稿酬。 “啊呀呀!彭老师,祝贺您啊!”一进门,田丰收就一下子从座位上蹦了起来,紧紧握住了彭禹的手;“啧啧,彭老师,您真是太厉害了,创作一首歌曲,就挣到了我两年多的工资。这可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人比人活不成,毛驴比马骑不成!” “呵呵,这叫什么话?田主任,您可不要妄自菲薄啊!谁不知道,您是咱们区文化战线的定海神针;今后我的一切,还需要仰仗您的援手啊!” “应该的,应该的;只要是您彭老弟的事儿,老哥哥我绝对会拼尽全力,为您办到的!”彭禹的客气和恭维话语,令田丰收心里平衡了许多,也好受了许多。 谦虚客套了一番后,当彭禹从田丰收手上接过钱的时候,他一下子愣住了;钞票是崭新的十元面额,整整两厚沓子,也就是两千元人民币。 这也太离谱了吧?记得自己创作出《我爱你,中国》那首歌后,他们也只是给了300元的稿酬;这和上次相比,整整相差了六倍多啊!毫无疑问,不管是《我爱你,中国》还是《要问我们想什么》,都是难得一见的优秀歌曲;只不过,二者的高低之分还是有的。在这方面,彭禹和绝大多数人的认识一样,认为《我爱你,中国》这首歌实属佳作里的佳作,不是《要问我们想什么》可比的。四-人-帮集团之所以厚此薄彼,不是他们的鉴赏水平不行,也不是他们的文化程度不高,而是他们别有用意;这一点,彭禹心里一片雪亮。 哼哼!你们这是在变相地贿赂我吗?不管你们出于什么动机,恐怕你们注定要打错算盘的!那一刻,彭禹不经意地弯起了嘴角,露出一丝淡淡地讥笑。 在收据单上签完字后,彭禹客气地推脱了田主任的热情挽留,在街上给meimei买了一斤新上市的牛奶糖和一斤虾仁酥糖,骑着爸爸那辆加重型飞鸽牌自行车,不慌不忙地回家了。 岁月蹉跎,时光似箭;转眼间,1976年10月6日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村头的大喇叭里,一连数天广播着粉碎四-人-帮的消息;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逐一落网,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至此结束。 说实话,那个时候身处偏远地区的老百姓,没有多少人知道有关江张姚王太多的东西,更不清楚这个反党集团的深厚背景和具体事宜。这也难怪,这个时代的普通老百姓,大都连饭都吃不好,家家户户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哪有那个闲情逸致把心思过多地投入到国家大事和政治方面呢?就算平常大家坐在一起开会,只要不是和自己的切身利益以及柴米油盐酱醋茶有关,大家基本上都是左耳进右耳出,凑个热闹捧个人场罢了。当然,关注这方面的人还是有的,否则也不会出现那些造反派和“时代模范”了;只是,和普通大众一比,这类人少的不成比例。 10月8日晚,应市政府的邀请,彭禹一家来到了市政府招待所大食堂,参加在这里举办的隆重庆祝彻底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伟大胜利的欢庆晚会;参加这次晚会的人不少,就连各个单位和学校的主要负责人都到了场,将二十四张大桌子坐得满满当当。 在会上,市政府的主要领导们先后发言,义正言辞地痛斥了四-人-帮集团的种种罪行,并为伟大祖国今后的发展充满了期盼和送上了自己的祝福。 出乎人的意料,市里那些主要领导们发完言后,并没有按照原来的那些习俗,排资论辈地让那些局长、处长们上台演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