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超级大博士_第一百四十三章:再接再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三章:再接再厉 (第2/2页)

情况,主要是上一期杂志为创刊号的缘故,更有保存价值的成分在里面。别人怎么想的不清楚,但是彭禹和杨向辉等却很满足了;大家一致认为,在目前情况下,每期杂志只要能够销售出300万——400万册,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了。这个成就,如果能够持之以恒的话,保持全国第一还是小事,关键是带给杂志社的利润是非常丰厚的;更何况,《现代先锋》杂志的三种外文版在下个月中旬就会出炉,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人历来就有一个毛病,那就是喜欢跟风,否则后市也不会出现那么多的山寨产品了。有样学样,眼看着《现代先锋》杂志一上来就赚到了大钱,几乎所有的文化出版单位都眼红起来;他们和《现代先锋》杂志社一样,也开始大张旗鼓地用真金白银向全社会征稿,然后在自己的报刊上连载小说或者刊登主打作品。于是乎,就在这短短地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中国文化市场变得越来越热闹了;各类报刊的版面不但焕然一新,内容也五花八门,稀奇古怪起来。

    《现代先锋》杂志社的人们普遍认为,文化市场就像一碗饭,别人多吃一口,我们就会少吃一口;在这种背景下,《现代先锋》杂志能够独善其身而不受一点影响,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人们提心吊胆了好几个月,《现代先锋》杂志社的收入依旧可观,从第二期开始,销售额一直保持在月出售杂志600万册——800万册之间,上下浮动非常小;当然,这里面并不包括海外版的盈利。因为人才资源有限和上面政策的限制,《现代先锋》杂志的海外版在中国目前是一家独秀,每个月都以百分之20到30的增福增长着,不但影响力越来越大,而且收获颇丰。至于为什么会在中国文化市场出现这种情况,后来一些专家分析说,以前,因为文化产品稀少或者单一,人们在这方面每个月可能仅仅能花掉1块钱甚至几毛钱,也就别无选择了;而现在呢,随着文化产品的越来越多,人们可能每个月花掉2块钱3块钱甚至更多,才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样一来,我国的文化市场,一下子扩大了数倍甚至十倍。总而言之,伴随着人们的收入慢慢提高,文化市场也在进一步地扩大;这种趋势,不是暂时的,很可能是长期的。

    《现代先锋》杂志为什么会一直保持着别人无法撼动的优势,在这里面,彭禹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他有着远超现代人的非凡眼光。所以,他在小说或者作者文章的选材上比其他人高出好几个数量级;确保了《现代先锋》杂志从一开始就立于不败之地,一路领先,高歌猛进。现在的小说作品,除了他的《寻秦记》以外,当属武侠小说最火爆;这其中,金庸先生的小说独占鳌头。为了一直保持杂志的先进性和绝对优势,彭禹还先后买断了梁羽生、倪匡、卧龙生、温瑞安、琼瑶、亦舒、三毛、李敖、席慕蓉等一大批人的作品在中国大陆的版权,把他们捆绑在社刊的旗下,一部一部地往外推广;正因为如此,不管中国文化发展如何风云变幻,群雄会战何等凶残激烈,《现代先锋》杂志,始终都能够处于时代发展的最前沿,以领跑者的姿态独领风sao、傲视群雄。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现代先锋》杂志在第二期,曾经刊登出一张表格,邀请读者们将这几年来社会上有名的歌曲填写进去,作为社会调查发表出去;结果收到了大量的回应,随后,他们按照所投的票数,在第三期杂志上做出了前五十位的排名。不出人们的意料,彭禹创作的音乐作品不但全部入选,而且排在了最前面;其中,《我爱你,中国》、《今天是你的生日》、《烛光里的mama》、《祈祷》和《龙的传人》分列前五名。然而,让人感到头疼的是,因为彭禹的音乐作品和其他人一比,实在是太优秀了,所以,除了名列第一的《我爱你,中国》这首歌外,其他歌曲的排名,几乎都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很多人各抒己见,在各大报刊上吵成了一锅粥,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争论了好久,也没有分出个子丑演卯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