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大干快上 (第2/2页)
标也白白浪费了,只能依旧住在过去的文-化部住宅区的大院里。由此可见,当时的那些国家高级干部们,对自己和儿女的要求是何等的苛刻和严厉。 给家人打完电话后,彭禹又给《现代先锋》杂志社的副社长杨向辉打了个电话,向他询问了一番目前社里的情况;根据杨大哥讲述,杂志社工作一切正常,杂志销量始终保持平稳的态势,让彭禹在家里多休息几天,等到星期一再来上班也不迟。对于杨大哥的大度,彭禹很感激也很惭愧,因为杂志社的工作目前主要由杨向辉承担着,他自己就像个撒手的掌柜一样,经常把工作往对方身上一推,不是在家里写作,就是以做社会调研的由头,到处东奔西跑,甚至抽出时间,偷偷地跑到北京大学,拉着林出尘谈情说爱和观光赏景去了。对于他这种放任自流的做法,杨向辉虽然心里不会有什么意见,但无奈何和郁闷之情肯定是有的;只不过是,彭禹私下里早就和他沟通过了,说什么等到他的那个“华尊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成功并且开张以后,他就彻底将这副担子扔下不管了,由杨向辉承担算了。 说起那个“华尊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其实彭禹早在去年夏天,就向上级部门递交了注册和申请报告;时间快一年过去了,居然没有获得通过,这让彭禹深感忧郁。 其实,这也不怪上面与他扯皮和磨洋工,而是他所提出的那个公司计划书里面,很多内容实在是太敏感太超前了,故而上级部门一直举棋不定,专门为他的事情开了好几次小会,也没有拿出一个统一的意见。事实上这一切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彭禹丢掉工作不要,出资搞个商业投资公司的话,那肯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类公司目前多了去了,不缺他一个,更没有违反政策法规;但是,他要搞文化产业公司,那性质就不一样了。要知道,目前在文化舆论方面,都是由国家直接控制的;换句话说,那些都是国有重要的企事业单位,目前还没有一家私营企业出现在中国市场呢!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文化宣传部门的性质实在是太重要了,直接关系到了社会的安定和国家政策的安全实施。故而,在对待这个问题上,大家谁也不敢掉以轻心,更不敢轻易敞开这个口子;否则的话,一旦出现什么问题,没有人能够负得起这个重大责任。 说老实话,对于彭禹这种突发奇想的做法,不要说别人了,就是他的父母和未来的老岳父一家,那也是感到不可思议和难以理解的;当然,深受彭禹洗脑的林出尘除外。为了解决这些麻烦和能够得到亲人们的支持,彭禹可是没少费口舌,除了继续向上面递交补充说明材料之外,他还向亲友们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毫无疑问,彭禹那有理有据和目光独到的解说和分析,让家里人的思想转变了不少,就连林家人的顽固心态也开始松动了;本来,林国忠两口子是希望彭禹步入仕途的,可没想到这小子思想实在是太复杂了,小小的脑袋瓜子里不知道一天到晚在想些什么,而且还对官场存在着极强的抵触心理,搞得他们心里面闷闷不乐,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和劝说彭禹为好。 不得不说,现在的彭禹已经非常有钱了;自从前两年他的各类作品打开东南亚和国际市场以来,每天的丰厚收入不断地从四面八方汇入他的银行账号里,令他的财富像滚雪球一般地飞速壮大。在这种有利的条件之下,从去年开始,他就开始实施起自己的计划,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因为事情太多,他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就算林出尘偶尔过来帮忙,那也是力量有限,于事无补。无奈之下,彭禹经过杨向辉和常炎鸿等人的推荐,从社会上用高薪挖来几个高学历能手,配合他一起组织、策划和完成各项准备工作;成绩是显而易见的,在助手们的大力协助下,彭禹拟定的各项工作不但很快走向正轨,而且日趋完美,已经达到了万事俱备只且东风的关键时刻了。 第二部大展宏图第十四章:大干快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