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06老娘驾到 (第1/2页)
出于对赵岐的母亲,郁小闲只有一些听来的信息。赵岐的母亲栾氏是北方逃难过来的一个寡妇,二十五岁的时候嫁给赵岐的老爹,赵岐的老爹还比她小一岁。就是这个北方的大娘,在赵岐老爹病死之后,用笤帚打退了想赶走她,顺便接收赵岐爹留下的屋子和三亩薄田的族里亲戚。从此,栾氏一心带着赵岐过日子,赵岐也视栾氏为亲生母亲。 栾氏是大脚,也有些力气,她一个人能顶一个男人干活,又当爹又当娘,很辛苦地拉扯大了五岁的赵岐。等到赵岐成年后,栾氏又打发他去徽州见世面,要他等到赚够了成亲的钱再回家讨媳妇。郁小闲能在徽州遇到赵岐,后来又拜赵岐做干哥哥,就要接受赵岐的这位继母,从此像对自己的亲娘一样对待栾氏。因为知道栾氏是这个脾气,郁小闲也很是喜欢。想必南方老太太精明中带着一些尖酸的个性,郁小闲更愿意和北方的老太太相处,因为她们多半会喝白酒,有些豪杰气质,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生气。 就拿带着黄有才父母的骨殖来泾-县的事情来说,要是换成了一个南方的乡下老太太,她肯定就要闹起来,说些这样晦气,诅咒了她的话,可栾氏却丝毫不以为然,反而说是应当的,一路上没有半句嫌弃的话。这样的消息传回了郁小闲这边,让郁小闲更加迫切地想见到这位干娘。 十月初九一大早,郁小闲就带着黄有才,锦娘等人出门了。因为要接公婆的骸骨坛子,郁小闲穿了孝衣,招娣跟在她身边。锦娘给黄有才和蛐蛐两个男丁披麻戴孝,又请了地仙。这天的日子查了黄历,适合改葬,迎来了骸骨,就要立刻下葬。郁小闲不喜欢参与这件事。黄有才的父母和她又没有毛关系,于是她嘱咐锦娘cao办这一切,自己打算先陪着栾氏说话,把干娘接到家里再说。人家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太太不嫌晦气。跟着死人的骸骨一起来,总不能怠慢了。 锦娘巴不得这样呢,这就是家里媳妇才能cao办的大事,郁小闲不管就是在成全她。不过锦娘也怕外面的闲话,毕竟郁小闲才是黄家的正经太太,自己一个姨娘把事情全部做完也不像样子,于是她请郁小闲安排了赵岐的母亲。就去陵园完成祭礼。大明朝是讲规矩和礼仪的,就算郁小闲不参与做事,也必须守礼。 一辆黑油布装饰的骡子车慢慢赶来的时候,锦娘对着黄有才就是一掐,黄有才疼得掉了眼泪,然后锦娘身边的四婆和刘妈就开始嚎啕大哭起来。跟着这样的氛围,被锦娘威胁利诱完的黄有才和蛐蛐就大哭起来,爹爹。娘亲,祖父,祖母地大叫起来。郁小闲揉红了眼睛。赶紧摸了一些微辣的生姜水在眼睛边,开始了做戏。等迎接骨殖的戏码演完,锦娘安排着黄有才等人带着装骨殖的坛子去了墓园,郁小闲赶紧往后去远处的一辆骡车处请安。 车上坐着的就是栾氏,大大小小的行李包都在那里呢。赵岐这次连家里的房子和地送了本家亲戚,正式把他爹娘的坟墓托给祠堂照看,摆明了要跟着郁小闲一家人过日子。郁小闲走过去的时候。栾氏也撩开了帘子,咧着大嘴笑着,压根也没有任何要遮掩的意思。 郁小闲亲热地喊了一声“干妈”,然后躬身行礼。把栾氏请下了车。栾氏拉着郁小闲一个劲地打量,嘴里说到:“闺女长得真是俊俏,难怪赵岐那孩子会眯了眼。”这话听起来有点不着调啊,郁小闲晕菜了,心想:“老太太,我和你们家赵岐是拜了兄妹的人。你这样说起来跟相亲似的,让有些人听到,要抹黑我。” 为了把这一关巧妙化解了,郁小闲红着眼睛说到:“干娘,女儿要谢谢您大老远的把我公婆的骨殖送回我们身边,身为宗妇,不能孝敬公婆,也是我没有福气。” 栾氏听到这话居然是笑了,还说出了一串古怪的话,不知道为什么郁小闲嘴里不自觉冒出了几个三字音阶的怪话,她赶紧捂住了嘴,可栾氏却变了脸色,握住了她的手说到:“你果然能听懂蒙古话,你也是关外来的吧。既然是这样,我老婆子就真的有好命活了。” 郁小闲的脸涨红起来,这个身体从来没有任何本体的意识,为什么今天会莫名其妙地回到栾氏的蒙古语问题,实在是奇怪,任何人都不喜欢身体里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