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六章:豢养道兵,风起云涌 (第1/2页)
(第二更完成,六千字送上,各位看得好的,请赏些票票!) 明月当空,繁星点点。 这已是陈三郎回到泾县的第三天。 三天来,大排筵席,全城宴饮,好生热闹。 泾县出了个状元郎,喜贺不可少。地方乡绅名流宿儒等都备着厚礼登门拜访;至于陈三郎的同窗们,自是不能落下,相约汇集而至。 排场礼节整整做了三天才告一段落,宾客散去,喧哗消弭。趁得空闲,陈三郎巡视完村坞根基后,健步上山,去见逍遥富道。 许久不见,这道士依然一副“好做高人”的姿态模样。自从在此地落户,建立起逍遥观,他正是凭着这副模样收获了诸多信徒,观中香火一天比一天鼎盛。瞧得镇守河神庙的蟹和雄平两妖都有些眼红了。 不过敖卿眉发了话,不得胡来。两妖却也知道自家本事,并非道士对手,故而只是眼红,不敢捣乱。 洞庭一别,逍遥成了观主,而陈三郎成了状元,此刻相见,难免唏嘘,摆了碗筷,在月下小酌起来。 经历了与黄大仙的生死之战,两者的关系进展颇快,宛然成患难之交,言辞交谈,自然坦诚开来。 说着说着,道士提及当日有人进城企图刺杀陈王氏之事。 虽然该事已属于过去,母亲安然无恙,但现在听着,也不禁捏一把汗,同时有怒火在心头猎猎燃烧。 俗话说:祸不及家人。对方为了乱己时运,竟要行驶抄家灭族之举,可恶至极。 道士瞥他一眼:“这些人乔装盗贼,可本道爷看,都是精锐甲士……话说到这个份上,你应该能猜出个大概来了。” 陈三郎点点头。 道士疑惑地问:“不过我倒是纳闷,为何你一路回来,却平平安安?” 陈三郎没好气地道:“你很想看到有人来杀我?” “呵呵,非也。只是审时度势,本道掐指一算,料你有劫。然而你安然归来,无风无浪,自是感觉稀奇。” 陈三郎道:“好歹我也是新科状元,路上出了事,激起轩然大波,一般人可承受不起。” “你真得这么想的?” 道士并不接受这个说法。 “你不是出家人嘛,怎地突然这么关心起来?” “无量天尊,本道出家,心在红尘。再说了,要是你出了事,我这道观不得倒闭?” 敢情是因为这个原因。 陈三郎默然。 其中因由,他不知揣测了多少遍,身上的状元身份,并不足以成为一面护身符;恰恰相反,要是元哥舒要下毒手,根本不会让自己进入扬州,在别的州郡境内,就派人动手,最是干净利索。 这样一来,还能推卸责任。 既然一路顺风,无劫无难,那么起码能说明一点,对方暂时还没有杀心。又或者,洞庭龙君梦中邀请,属于一种造势,仿佛对外面的人说:此子已得到龙君赏识,你们勿要轻举妄动…… 当然,这个信号并不清晰明确。能否让人买账,也不好说。 不管如何,陈三郎终是顺风顺水地回到了家,只是往后的选择,很快就会打破目前微妙的平衡。 想到那道密旨任命,心中叹息。 随着对天下局势的分析思考,陈三郎越发感到自己成为一枚棋子。拿捏住棋子的手,有皇帝的,有龙君的,有元文昌的……后面影影绰绰,不知还隐藏着多少只手。 被人把捏的感觉很不爽快。 原来踏到科举之路的尽头,考中状元,不过是另一条路的开端。 逍遥仿佛勘破了他的困境,问道:“你有什么打算?” 陈三郎看着他,目光灼灼:“你呢?” 这是一语双关的反问。 道士明白过来,嘿嘿笑道:“我的道观在你的土地上,我与道观同在。” “谢谢。” 说完,陈三郎告辞下山。 望着他单薄的萧索背影,道士揉了揉眼睛,嘴里嘟嚷道:“没事说什么谢谢?搞得人家怪不好意思,这小子,绝对是成心的……” 离开逍遥观,陈三郎下一站到了河边。 河水汩汩,突然翻出波浪,水花滚滚,就见两人踏浪而出,来到岸上,对着陈三郎纳头便拜。 正是蟹和与雄平两妖将。 陈三郎淡然道:“我有重要任务交给你们。” 两妖异口同声:“公子但请吩咐,吾赴汤蹈火,百死无悔。” 他们自从降服,间或受到了敖卿眉的指点,修为那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心中欢喜得不得了。 妖类远比人单纯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