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五章 (第2/2页)
雪白的脚腕。 老板娘同几位马仔仔细打量着她一身内地打扮,不知用白话或是国语哪样比较好。 马仔们面面相觑,不知这位胆大妄为的女人究竟是谁。 没人回应,花听就继续开口道:“大家坐下来好好地吃碗云吞面吧,这家店的味道还不错的。” 她怎能如此气定神闲?带头的马仔不服气了,“你个女人从哪里来?又算是哪个葱?”便要从裤管中取枪,却不料花听的动作快他一步,已经将枪口对准了他的脑袋,右手则是不紧不慢地夹着碗里的云吞。 姿态显然不同于一般的女人。 马仔愣了,身后的弟兄们更是被点了xue般动弹不得。 “说了让你们好好地坐下来吃碗面。”花听故作语调娇甜,眉眼间却是透出了层层凶意。 两番细致地打量后,马仔的身后人唯唯诺诺地走上前,附在他耳边极小声地说了句什么,马仔瞬间变了脸色。 “原来是上海滩鼎鼎有名的白小姐。”马仔顺着她的口音讲起了一番别扭的普通话,右手则是一个指示,身后所有兄弟又齐刷刷地坐了下去,右面裤兜里硬邦邦的枪管儿磕在木板凳上。 “你认识我?”心里头难免不受控地虚荣了一下子,想不到出名都出到香港这边来了。 “报纸上经常有看到。”马仔脸上堆满了笑,并向她行了个颇具江湖气息的作辑礼,“白小姐,失敬了!” “哦?你们香港报社还会刊登一些关于上海的事?”花听收了枪,继续吃面。 “那是常有的事,”马仔跟着坐了下来,“上海比香港热闹。”
“不见得。” 见领头的坐下,马仔们不自觉地掰开了筷子,正好上了几碗热腾腾的海鲜面,如临大赦的几个人迅速埋头呼哧呼哧开吃。 花听百无聊赖地拨了拨头发,阖着眼眸再不言语。马仔们摸不清她的情绪只得噤声,又怕吃得不痛快惹她恼了,一时便只剩吞咬面食的声响。 “对了,香港哪里有看戏的地方?” *** 香港的确小得很,细细窄窄的街道,两旁高楼挤得严严实实,同十里洋场宽敞的柏油马路半点不能相提并论。 戏院就更不用说了,50平米不到的一块地,才6点便没了座位,花听进了戏楼子,也只得站在二楼回廊上往下看。 此刻台上唱的正是一出经典的。 空忆前盟不暂忘,今日呵,我在这厢,你在那厢。 震天价儿的叫好声沸满盈声,花听靠在二楼回廊处,看底下戏台上披帔戴冠的两个人唱一出哀怨缠绵的戏。 “这出戏月月唱,唱了百八十回了,来听的人却愈多。”一位女子掏出手绢匀面,扫着楼下满满当当的人头感叹,“可见呀,若是成了角儿,甭管你唱的是两广的粤剧还是内地的昆曲,也不意双耳是否起了腻子,总有人爱听的。” 听口音像是北方人。 花听也懒得搭话,就笑笑回应过去。 女人刚从她身边经过,她的视线便从戏台子一侧的角落慢慢游移到了正坐在戏楼大堂倒数第三排座位上的黑衣男子身上。 昏暗的戏楼角落里泄进了一点亮光,光影昏黄昏黄的,能清晰地瞧见里头悬浮的尘埃,尘埃缓慢地游移,既不下坠,也不升腾,似极了凝固的时光。 不快不慢,刚刚好。 那人神色淡淡的,目光望向戏鼓密集的戏台子上。 他瘦了,似乎也沉默了,时光将他的棱角磨得温润,将他的欢乐和悲伤从嘴角藏进眼底。 花听垂眸盯住他,睫毛一抖,再一抖。 他的袍子裁剪不错,针脚却没有在上海时细,袖口是象牙的,仍旧是从前的喜好。 戏楼里锣鼓花枪的喧嚣一瞬间往耳朵里钻,令她的耳膜震得生疼,唱腔一层层往上拔,磨的不是嗓子,是吊了许久的心脏,捏出尖利的高音。 乍沉沉梦醒,空忆前盟不暂忘,今日呵,我在这厢,你在那厢。 此番相遇,似隔了一个世纪般漫长。 她同他在布莱梅的第一次的相见,以及街边的亲吻,十六铺码头、百乐门、蔡炳荣,怎会突然间感到遥远得不成样子? 她理了理有些褶皱的袖口,转身欲下楼。 梯很短,不过十四五阶,花听站在楼道扶着扶手,却总觉得迈不开步子。 是觉得亏欠了,还是辜负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