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朝政乱权人心争 (第2/2页)
里不对,慌忙搁下又倒好一杯茶的水壶,望着皇上,紧张兮兮道:“皇上......皇上你喝茶!” 皇上笑出声音道:“我不喝。” 叶秋道:“皇上不喝,我也不敢喝了!” 说罢,他松了手,端坐着,觉得好不自在,只能说话来化解尴尬,便问道:“皇上召见我做什么?” 皇上却不着急,只是神情慢慢变得有些严肃,又刻意露出笑容,淡淡道:“国之危,民之危。民之危,可解。国之危,何解!” 他喃喃这些层次太高的内容,着实让叶秋一头雾水。 叶秋也一本正经道:“皇上治理国家数年,百姓无不敬仰,国家哪里还会有什么危险呢?” 皇上长叹一声,继而目光如炬盯着叶秋,道:“果然一表人才,跟画像上一模一样!” 叶秋摸着后脑勺,有些不明白,疑惑道:“什么画像?” 皇上便起身从书桌上拿了一张薄纸放在叶秋面前,道:“丞相府叶秋,破获京城杀人案,江湖剥皮案,真乃年轻有为,可塑之才。” 叶秋听皇上所念纸上的内容,便已然猜出八九,心念:“施茂做事情果然是够彻底的,连自己画像都给弄出来了,怪不得路上的人都认识我呢?” 他这才释然,谢过皇上道:“谢皇上夸奖了!” 皇上点了头,也不看画像,也不像之前那样打量叶秋了,只是一本正经道:“这两起案子都是你破获的?” 他显然还不相信眼前的少年竟然有如此大的本事,或是怀疑别人有意吹捧他,便强调着问道。 叶秋虽不懂皇宫内的规矩,但也是听多了欺君之罪的话,况且他本也是实事求是的人,便陈述道:“是的,这两起案子其实可以归结为一起案子,我正是因为查案子才来到京城,现在才能够接受皇上召见的。”
皇上嗯了声,沉思了片刻后,皱眉道:“民之危,你解了,那国之危你可否跟朕一起化解呢?” 叶秋实在不明白皇上的意思,只能继续问道:“皇上所说的国之危到底是什么?” 皇上却道:“你知道的,而且这也是我召见你的原因!” 叶秋见皇上如此隐晦,只能自己猜想,他又习惯性地摸着自己的鼻尖,耳根一动,惊道:“皇上所言,莫不是丞相府的事情?” 皇上笑道:“果然是有点本事。” 叶秋吃惊不已,却不知道皇上召见自己真正的目的,只能试探性地问道:“皇上是觉得丞相府利用我这件事情来壮大他们的实力,他们实力越大就会威胁到皇上的地位了吗?” 皇上不苟言笑,严肃起来,他目光空洞,仿佛想起很多事情,忧心道:“施康伯的野心,朕早已知晓,他以为朕是迂腐之人,会不知道他这次明为替我排忧暗为招兵买马的计策,当真是不把朕放在眼里。” 他语气越来越重,最后一拍桌子,怒气盛起。 叶秋等得皇上逐渐缓了些脾气后,才继续道:“皇上既然不迂腐,为什么还让薛王府的人肆意杀人?” 他说得正是易含笑,也知道他们杀人是仗着皇上的势。 皇上确实露出为难之色,道:“朕何尝不知,朕若阻了薛王府,恐怕就要两面受敌,薛王府的刀,丞相府的剑,朕一人挡不来呀!” 哀转之情,溢于言表。 他不等叶秋说话,继续道:“薛勤仁乃开国功臣,战功赫赫,势力庞大,朕登基至今,虽他不曾有谋反之心,但却也是个祸害,若朕不顺其心,恐天下更是大乱。” 他心中有坎,只觉得薛勤仁、施康伯均是朝堂之上的威威大臣,又不能随意拨了他们的职,若是执意铲除,更是祸患无穷。 他只能睁只眼,闭着眼。 现如今施康伯却无视王法,擅自收兵拢豪杰,已然有了谋反之举,皇上是被逼得不能不想出化解之法了。 叶秋现在终于知道丞相府、薛王府及其皇上三者间的关系,当下觉得眼前之人,即当朝皇上算是明君,倒也想替其分忧,却也没有什么计策。 但是他知道的一点就是只要铲除了丞相府,薛王府和皇上之间自然又归于平衡了。 薛勤仁并不是没有谋反之心,而是他觉得若是和皇上斗争,难免会有其他势力坐收渔翁之利,所以他的想法就是逐渐收编了那些大小势力,暗中壮大势力后,在一举进攻。 他做得隐蔽,但皇上却也提防。 皇上现在如果可以将丞相府给铲平,一来可以将丞相府的兵士人才拢入自己军下,二来又可以杀鸡儆猴,让朝堂之上的觊觎之心安分一点。 每个人有不同的阴谋手段。 朝堂之争,人心之争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