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拉投资(二) (第2/2页)
有成为女汉子的前途。 “坐!不要客气!两个打台球,一个打高尔夫,三个在斗地主,都过来坐!”胡少作为那位指定的第三代领导人,权威之大毋容置疑。 江少、李少……过来的6人都是真正的皇子一级别的二代,刘思估摸着这几位应该是在座中处于利益团体占支配地位的公子哥们。 一一相互打了声招呼,胡少主持此次会面,“陈媛都引不起刘少的兴趣,想来这次过来这里不是寻欢作乐的。有事情,现在人也到齐了,你讲吧!” “靠,这么直接。”刘思知道,这帮子家伙依据手中的背景,做起事来更喜欢以势压人,较为直接。当然,他也不会小瞧对面坐着的混蛋,算起阴谋诡计也不差,特别是他们在白道上的先天性优势可谓是占据了天时地利。 “这次过来,第一是见见诸位,聊聊天,想与诸位合作做生意。”他也不藏着掖着,开门见山的讲,“诸位太子对房地产这门生意怎么看?” “不怎么样?”李少在刘思一讲出来,就出言道,“房地产不好搞,咱们92年的时候就盯上了这门生意。结果很明显,92年海南房地产市场一下子就被一纸行政命令搞得半途而废,房地产根本炒不起来。” 其实许多的二代都出国留过学,自然在国外耳目濡染知晓房地产的暴利。回到国内自然会把眼光瞄向房地产行业,只是政府为了防止通货膨胀,对房地产可能出现的投机行为一直很警惕,所以价格波动上一直不上不下,这对房地产公司来说便显得十分局促为难,利润也不是很大。 说起1992年时候的房地产暴利,李少还一脸的回忆。
1992年初,邓大大发表南巡讲话,随后,中央向全国传达了《学习邓大大同志重要讲话的通知》,提出加快住房制度改革步伐。海南建省和特区效应也因此得到全面释放。 这帮子太子党消息更是灵通,甚至这场房地产泡沫能够发展如此迅速,他们功不可没。政府土地局、报纸新闻报刊、银行资本、空壳房地产开发商等等,他们拥有着这一切。 高峰时期,这座总人数不过160万的海岛上竟然出现了两万多家房地产公司。平均每80个人一家房地产公司,这些公司当然不都是为了盖房子。事实上,大部分人和潘石屹一样,都在玩一个“击鼓传花”的古老游戏,他们手里传的是地皮。1992年,海南全省房地产投资达87亿元,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一半,仅海口一地的房地产开发面积就达800万平方米,地价由1991年的十几万元/亩飙升至600多万元/亩。 同年,海口市经济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83%,另一个热点城市三亚也达到了73。6%,海南全省财政收入的40%来源于房地产业。 据《中国房地产市场年鉴(1996)》统计,1988年,海南商品房平均价格为1350元/平方米,1991年为1400元/平方米,1992年猛涨至5000元/平方米,1993年达到7500元/平方米的顶峰。短短三年,增长超过4倍。 这帮太子党在这场盛宴中赚取了不少资金,毕竟有那行政关系在,拿地皮简单至极,故而他们依靠出售地皮在这场盛宴中赚取了20余亿的资本。 虽然,这场盛宴他们赚了不少,可在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意见》的同时,几人的家族被警告了一番,弄得参与这次盛宴的太子们在零用钱、自由等方面牺牲不少。 “没错,政府对房地产可能出现的投机行为一直很警惕。但个人认为,土地属于稀缺资源,一块位于北京市中心的地皮只有那么大,不会凭空多出来一些。不管时间多久,我国将来都会迎来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时代。”这个理由很尴尬,总体一个意思,个人揣测房地产以后有大发展。 刘思虽然知道7月份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国内一向不错的出口形势骤然严峻,国内商品库存猛增,让本就过冷的消费需求更加不振;以这样的时局来看,唯一的出路只能是目光向内,提振内需,为五万亿的全国居民储蓄寻找泄洪口!政府为了拉动内需,最终祭出了‘房地产’这个杀手锏! 可讲出来,说明白之后,前因后果他怎么去圆说。而且,他心里巴不得这帮子太子党不重视房地产行业,自己也能够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尽可能的占据时代地产更多的股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