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网络科技_第一百三十一章 挖墙角的功夫(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一章 挖墙角的功夫(一) (第2/2页)



    刘思对于魏军手中的名单很看重,急不可耐地当下翻阅起来。至于魏军说的中智一定能够说服却是不信,能不能说服主要还需要看自己的薪酬奖励。

    当先排在第一名的是邬江兴。一瞧A4纸张上的介绍,当即吓了刘大少一跳。

    邬江兴中国程控电话交换机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通信与信息系统专家。1982年毕业于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从1985年起开始从事程控交换机和网络技术的研究与实践。1991年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容量可达6万等效线的程控数字交换机并实现产业化,获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担任中国巨龙通信(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魏总,你确定中智能够把邬江兴挖过来?”刘思对于中智把邬江兴放在名单中很不相信,巨龙电信现如今的资产远远超过了40亿,连续几年的销售额都突破了30亿元。

    “我能够确信。”魏军对此很是自信,“刘总,邬江兴担任巨龙集团的CEO是没错,而且他作为主要研发04交换机的研究技术人员,拥有一定的巨龙集团股份。在1995年,他刚刚上任时也很风光,但是在1996年,巨龙实施了第一次资产重组。这次重组主要调整了内部股权比例,调整了经营层,不过产品市场的向好使得管理矛盾并没有完全凸显出来,诸如出资人、管理层分工并没有很好约束。同时,作为技术方,其开始游离于企业经营之外,而无法与企业的制造和销售形成一体化。也即是说,目前邬江兴并不如意,在巨龙集团里他能够指挥的只有技术团队。如果,刘总愿意付出一定的薪酬代价,中智一定能够把邬江兴带给您!”

    “我先把名单看完再谈论!”刘思打断邬江兴的游说,沉下心继续看名单。

    方滨兴1989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科博士学位,1993年师从著名计算机专家胡守仁教授,完成了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科博士后研究工作。1989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科博士学位,1993年师从著名计算机专家胡守仁教授,完成了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科博士后研究工作。目前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与电气工程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史立荣,198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与信息技术专业并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专业并获硕士学位。1989年史立荣进入中兴通讯并作为研发小组成员开始数字交换机的研发,1989年至1993年担任了深圳市中兴半导体有限公司工程师并任生产部部长,目前担任深圳市中兴新通讯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

    吕卫平,1987年,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徐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并获硕士学位。

    余少华,男,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博士毕业,著名的通信网络专家,教授级高工,博士导师和博士后导师,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

    刘思看完整个人员名单之后,他只想感叹一句——“中智这么牛,中央知道么?”

    巨龙、大唐、中兴、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各大院校的教授、硕士、博士……大多人员都是国企的高层管理人员,以及研究人员,中智作为国企,挖国企墙角,真的好么?

    巨龙、大唐、中兴不说,作为巨大中华中的名企,刘思耳能熟详。只是看到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他是真心要想要爆炸了。

    巨大中华如今很有名望,甚至1998年巨大中华会达到顶峰。华为销售额达到89亿元,中兴为40亿元,巨龙则超过了30亿元,刚成立的大唐也有9亿元。而从利润水平来看,销售规模最小的大唐,其利润也在亿元之上。

    可几年后,巨大中华的风光不再。巨龙衰败的最为彻底,而顶替巨龙的企业就是由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为基础组建的烽火通信。

    历史上,10年后,在国内光通信市场上,华为、中兴、烽火通信三家企业占了80%~90%的份额。可是看着那长长一串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名单,他真心的为烽火通信的未来担忧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