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网络科技_第一百七十六章 亚洲金融危机(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六章 亚洲金融危机(一) (第2/2页)



    菲律宾比索的不作为,最后居然当届政府没有与泰国一般陷入政局动荡的状况。在菲律宾政府一致认定菲律宾比索是因为泰铢的下跌而被殃及鱼池的,菲律宾做了泰国的替罪羊。菲律宾政府这一说法很有市场,不提泰国政府的躺着中枪,菲律宾国内百姓居然最后原谅了这届政府。菲律宾是政局频繁更换著称的,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马科斯、阿基诺、拉莫斯等政权更换频繁,没有一个能够执行连贯的经济政策。

    至今,人们还有这样的误解,就是菲律宾比索是因为泰铢的下跌而被殃及鱼池的,菲律宾做了泰国的替罪羊,而事实上并非如此。

    一方面,菲律宾非常喜欢自己的货币贬值,过去就有动不动让自己贬值的习惯,也就是说有习惯性流产的前科,再次流产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另外一方面,菲律宾货币在过去20年里一直颓势不改,是人见人爱的攻击目标,你不去攻击菲律宾比索,都觉得对不起他。只不过,过去,你去攻击他得不到啥大的油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本不会去掏10多亿救市;第三方面,菲律宾符合索罗斯攻击的第三原则:政局不稳,马科斯、阿基诺、拉莫斯等政权更换频繁,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而且没有一个能够执行连贯的经济政策,更没有这样的机构,其经济难题如通货膨胀、外债高企、失业率居高不下、产品竞争力低下等等始终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暴发之后,许多经济学家提出了“苍蝇”理论,即“苍蝇不盯无缝的蛋”,我们就应该研究一下什么是“苍蝇”们喜欢的“有缝的蛋。”

    一般来说,索罗斯是不会狙击一个全无希望的对象的,其要点是,一,要有获胜的把握才去出击;二,要有大大油水可捞。这符合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学原理。比如非洲某些穷国,他们中也有推行联系汇率制度的,但为什么没有遭到袭击呢?他不会傻到那种程度,想去白开水里面捞出啥油水来。因此,其袭击的对象要求一:要有钱,如果本身没有钱,要有外援。

    也就是说,这个“蛋”首先是个好“蛋”,而且是个营养丰富的“蛋”,否则“苍蝇”不会去盯的。菲律宾以及东南亚的国家都很符合这个“苍蝇”理论。

    以英镑狙击战为例,相信对此案例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了。

    有一次,索罗斯和德国央行总裁史莱辛格正好同机,他们热情的互现招呼。这种不期而遇可能是索罗斯精心策划和安排的。在谈到未来的欧洲货币时,史莱辛格说,如果投资者认为欧元为固定的一揽子货币,那就大错特错了,索罗斯想这可能是针对意大利里拉的积弱不堪而言的,后来史莱辛格又说他喜欢欧元这个设想,如果称为马克,他会更喜欢。

    这就意味着德国有意强化马克在欧洲货币体系中的地位,马克将只升不降。

    索罗斯立即返回总部,(这让我确信这次“不期而遇”更像一个精心策划的阴谋。)立即买入马克,大举抛空意大利里拉。1992年7月,通货膨胀率只有3%的德国非但拒绝了七国首脑会议要求其降息的要求,反而将贴现率提高到8·75%,过高的马克让人们纷纷抛售英镑、里拉,抢购马克,马克暴涨。

    9月11日史莱辛格宣布,德国绝不会降息。第二天,索罗斯大举抛空里拉,其他投资者疯狂跟进,虽然意大利政府在7日和9日2次提高贴现率至15%,但投资者仍然坚持抛售。第三天,意大利不得不宣布里拉贬值,将其比价下调3·5%,不久,里拉被迫退出汇率机制。第四天,德国央行宣布降息0·5%,但为时已晚。

    里拉的退出使索罗斯相信英镑也值得一玩,于是索罗斯从银行大举融入英镑抛空,就在德国宣布降息的第二天,英镑不但没有走高,反而一路下滑,这让做多英镑做空马克的投资者大跌眼镜。市场往往是资金量大的胜利,这次也不例外。英镑的狂跌让英国政府慌了手脚,为捍卫英镑,被迫于16日清晨提高银行利率2个点,几个小时后,又宣布再提3个点,使利率从10%几个小时扯高到15%,在英国历史上几个小时加息两次且幅度达到5%,这是绝无仅有的。

    这是英国政府的孤注一掷,索罗斯相信不会长久,于是更加积极地抛售英镑,16日,英镑继续暴跌,在一切手段用尽之后,这天夜里,英国财政大臣拉蒙特宣布,英国退出欧洲货币体系并降息3%,17日上午又宣布,利率再降2%,由15%恢复到10%。同一天,里拉也宣布退出欧洲货币体系,实行自由浮动。9月16日,这一天对英格兰银行就是一场噩梦,英国花了100亿美元来稳定货币,最终损失掉77亿美元,英国财相拉蒙特不得不黯然下台。而意大利花了40万亿里拉,也终未奏效。

    是夜,索罗斯动用100亿美元,狂赚20亿美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