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四章 实业帝国(一) (第2/2页)
系,热轧带肋钢筋全部按抗震钢筋标准组织生产,型材在国内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阿钢主要产品有建筑用热轧圆钢、建筑用III、IV级热轧带肋钢筋、热轧盘条、中型圆钢、角钢、槽钢、工字钢、轻轨等。其中主导产品天鹅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多次获“省名牌产品”“全国用户满意产品”称号,所生产钢材均荣获“中国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和“冶金行业品质卓越产品”称号。1998年阿钢在省内率先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 钢铁厂出售比较大型的就是阿钢,其他一些出售的钢铁公司和钢铁厂其粗钢产量都差不多在200万吨上下。 而重组收购国营钢铁公司的是新源钢铁有限公司。 家电行业也是刘思这次组织收购重组的重点行业领域之一,比较近在激发内需之后,家电、钢铁、制造业、纺织等各个领域的经济其实都活了。 家电制造厂商很多,不过一些乡镇企业,刘思瞧不上,毕竟不是所有的乡镇企业都是名臣。在家电领域,刘思主要瞧上了山东莱阳家电总厂、安徽黄山电子有限公司、贵州风华冰箱厂芜湖制冷公司、芜湖压缩机公司、华菱制冷公司、合肥美菱电器公司等。为了布局家电行业,刘思星宇控股出资成立了华帝电器控股有限公司,或收购、或注册,华帝电器控股旗下拥有九阳、奥克斯(aux)、格兰仕、苏泊尔、老板、方太、欧派、九牧、华帝九个品牌。 1997年初,合肥市市政府决定将合肥市黄山电子有限公司推向市场,拥有2500多名员工的黄山电子有限公司,几年前曾是安徽省的支柱企业,黄山电视十分畅销,供不应求。但1993年以来,由于管理不善,生产经营每况愈下,出现多年未有的大滑坡现象,1997年共亏损4982万元,甚至连员工的工资都只能从银行的贷款中支付。用当时安徽省、市领导形象的比喻来说,就是烈日下晒的冰棒,越化越少,快剩下一根木棍了。 最重要的是黄山电子公司不要钱。合肥市领导对处境尴尬的黄山电视机厂:不求所有但求所在。 黄山电视机厂的前身——合肥无线电二厂曾有一个短暂辉煌的历史。但是,据透露,由于无线电二厂并没有看清当时的形势,很快又由辉煌走向没落,由于没有合理地利用积累的资本扩大生产规模,而是搞了一些毫不相关的矿泉水、房地产等项目,还去南方开公司,加上长虹、康佳等降价攻势,很快资不抵债。 原黄山电子董事长尹书堂说:即使到了1994年,1995年,安徽各大商场也只卖几个牌子的国产电视机,我们还是老大,长虹、康佳卖不过黄山。等到1996年价格战之后,‘哗啦’一下各种牌子电视都拥进来了,黄山牌电视机被挤到了农村市场。我们也知道要搞大屏幕,但没钱了。
早在1993年合肥无线电二厂逐渐陷入困境之时,政府部门感到二厂的领导经营乏术,遂委任当时红红火火的荣事达实施当时流行的委托经营。 荣事达的负责人一来就发现无线电二厂管理混乱,许多私人借了钱根本就不报账,于是首先就是开始搞审计,结果发现企业亏了近3亿元,于是提出破产计划。但由于当时没有破产政策,这个计划遂被改良为三分天下的方案,搞股份制。无线电二厂的存量资产作价入股占三分之一;荣事达入股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一将荣事达49%的股份卖给日本三洋得700万美元入股。 但是,这个现在看起来合理而又有创意的想法被束之高阁了。因为有职工抗议,荣事达是集体企业,集体企业又怎能来管理我们国营单位呢。 1996年10月18日,合肥市无线电二厂破产,与此同时剥离出净资产成立了黄山电子有限公司。两亿多元的债务随着二厂破产消解于无形之中,金蝉脱壳的黄山电子巧妙地摆脱了债务锁链。有人称之为切掉烂rou剩下瘦rou,而后来的两件事使这块瘦rou几乎变成了人见人爱的唐僧rou。 尹书堂说:我们投资1千多万元做了两件事——盖了一栋新大楼和引进一条大屏幕生产线。我当时动了脑子,采取招标方式,全国20多家企业争着搞这条线,我们就挑价格低、质量好的,结果搞出来的东西很有水平,长虹,康佳都对这条线感兴趣。眼看着八个月唐僧rou变质了,新的债务又产生了。 因为新债务的产生,目前唐僧rou变质,如美的、格力、荣事达等企业对此兴趣不大了。也正因为如此,刘思机会来了,或者说华帝电器控股公司机会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