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度记-扫魅敦伦东度记_第4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节 (第2/3页)

人,我一人怎救石克慌惧,跪在地埃,口口只叫:师父救命长老想了个法儿,道:“除非剃了你头发,只说是我徒弟。闻山上强人叫做名宽,有愿不劫僧人,喽啰料然不敢。只是没有剃刀,你发如何得剃”正说间,只见那婆婆从山前走来,手里不提鱼篮,却拿着一顶布道巾,说道是鱼换来的,看着长老说道:此山非僧道难过。除非这位客人包这项道巾,说是你随身行者道人,自然过去。石克只要救命,忙忙接过来,戴在头上,口里却又念了一声:救苦菩萨。婆婆道:也只因你进喽啰门,见了刀斧,称赞这一声,动了人慈悲,故有此救。说罢往山下飞星去了。道巾正才包上,只见喽啰同着几个汹汹下山而来,见长老同着一个道人,他便神差鬼使,眼里不认得石克,只叫:师父,你救了那客人,放他走到哪路去了长老道:往山南去了。喽啰道:我只问你要人。却来扯长老。那伙众说道:甚么要紧,费工夫惹和尚。便扯了他去。寨主也要看僧面释放,众喽啰一齐扯去了。长老方才救了石克回家。”那善信道:“据师父说,石克不曾遇害,得了长老救回,如今多少时了”僧人道:“三两日间。”善信道:“师父你如何知道”僧人笑道:“那长老即是小僧,小僧亲见这段冤愆。果也是这石克,他母在日,不舍孝养,双亲死后,空修斋设醮。明明忍厚,暗暗损财,都是心地不明,几乎丧命。”副师听了道:“善信如今当劝他:积金不如积德,克众不如济人。”善信笑道:“小子往常也曾把这样言语劝他。他说得好:我石克生来秉性俭啬,喜的是克众,怕的是济人,宁啬杀了不怨。“

    在堂众人听了,也有笑的,也有点头的。那笑的何意他笑的是石克辛苦聚得钱钞,鄙吝不舍分文,一旦远送与喽啰,还受他一场呕气。早知道半合之粮果报,便舍乞儿升斗,也免这几乎伤命。那点头的何意他说道:“石克俭约成家,虽一时受了喽啰之辱,却免了平日求人之苦。俗语说得好:勤俭免求人。几曾见俭啬的向人借贷多是奢侈的,荡了家私,开口告人之难。何不学那俭啬的,自家省约。”这两样人裁怀在腹,故此一笑一叹,却不知高僧见貌知情。只见副师坐在法座上说道:“太奢招损,太俭招尤。”却是何说,下回自晓。

    第六十四回骆周善心成善报虎豹变化得人身

    副师说了这两句,却有一个善信在座,姓名唤作骆周,乃问道:“师父,你听了石克这一番事情,见了众人笑叹光景,却怎说个太奢招损,太俭招尤看来奢俭都是祸害,人生在世,处家立业,也是免不得的,必定如何方好”副师答道:“小僧师弟尼总持,知此太奢,善信当问他。”骆周乃向尼总师问道:“师父,你知太奢之害”尼总师道:“小僧也不深知,但有几句偈语,善信且听。”他说道:

    世人欲立业,切勿太奢华。

    太奢多损德,豪侈必倾家。

    淡泊须宁志,贫穷为逞夸。

    若知此祸害,宁俭莫教奢。

    骆周听了,说道:“依师父偈语,世人奢华,损了何德。”尼总师道:“德在人心涵养,恬淡冲夷,就是建功立业,都从这平等处发出。若是一个奢华,穿好的,吃好的,费用不经,一心务外,中心宁不损了安祥之德德损,祸害必生。”骆周听了,道:“如此俭是美德,又怎太俭招尤”尼总师道:“俭之一字从省约上来。世人凡事一省约,只恐于钱财处鄙吝必生,致有贫穷的、交财的怨尤仇恨。祸害多于此出”骆周道:“如此奈何”尼师道:“人能去其太甚,从个中道,用奢用俭,自然德也不损,尤也不招。”骆周又道:“小子生来不好奢,不甚俭,凡遇钱财使费,必须量入为出,家计虽不大充裕,却也不窘迫。只是多招人非,说我损德,险难屡屡经遇,幸赖神明得逢救解。敢请教师父指明这根因,使小子后事得知警省悔改。”尼师乃问道:“善人,你屡屡遇难,却是何难得逢救解,却是何解”骆周答道:“说起甚多。比如小子当年不好奢华,居家穿着布衣,便是着旧,也不过洗浣一两次。只因世情轻薄,俗语说得好:只敬衣服不敬人。你便是子建高才,若穿着一件破布袄子,见了不知道你才学的,那些轻慢你处,却也难当。虽说高才的人襟怀阔大,却也难看这世俗小家。若是个寒微下贱的,穿着一领绸绫衣裳,那相见不知道的,敬重十分,何等尊仰。小子也为这世情轻薄,多收了两斛谷子,买了一件薴丝袄子穿着,果然那眼空浅,小家子;没学问,真炎凉,比往日着布时加了几分尊敬。这不过是小子量入为出。适中的事,却就惹了一个小家子,说我力农田户,如何穿着绸绫,且说我服之不衷身之灾。这也罢了,却又引动了一个村邻贫汉,气不忿来借贷,借贷不去,致生仇恨,几次暗生计害。小子想起来:与了他,长他刁傲;若不穿着,空做此衣。一日偶遇村间一贫汉拖欠官租,要卖子女,我小子激义,把这薴丝袄子与他准了官租。谁想借贷的贫汉心忿成仇,黑夜持刀守在空路,那时若遇,此难怎解幸有两个公差下乡的,见了实时锁解到官,发遣去了。谁知公差下乡,便是为袄子准官租事。故小子因此施济一事,便发心愿,周济十人,却在省俭中出来去做。谁知周济一人,便遇一宗险难。师父你道:俭招尤,小子不俭周人,却又遇难,此何说也”尼师道:“善信,你且把这周济遇难,向我师兄一说,师兄有知前因文册,必然明说与你。”

    骆周乃说道:“小子一宗是周济盗贼,几被焚身。往年岁暮,一人穿窬我室,被我家仆看见捉住,家仆即欲叫地方官。我小子问此穿窬:岁暮到人家做贼,必是饥寒所迫那贼道:“非为饥寒所迫,实为尊长家中畜的肥鸡壮鸭动心,料此鸡鸭必烹饪于岁暮,故此潜入公屋,希图窃取两只去吃。小子听得,说道:你果为此动心来要,但我处家亦俭,便是鸡鸭,当此岁暮,家下仅有别物可食,留以应客,亦未曾烹饪入釜。你既欲得,我当奉赠。且你取去,必须又费一番柴火,恐无酒下。乃叫家仆煮熟,取酒相待,说道:古人比你做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