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甲神诀_第262章 三生石故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2章 三生石故事 (第2/2页)

俩常常促膝长谈,一谈就是一整天,没有人知道他俩在谈些什么。

    有一天,他俩相约共游青城山和峨嵋山,李源想走水路从湖北沿江而上,而圆泽却主张由陆路取道长安斜谷入川。李源当时不同意圆泽的方案,圆泽就只好依从他。只是在出发前,圆泽不由感叹一番,他感道:‘命运定数还真不是由人所掌控的啊!’

    后来,他俩一起走水路,来到一个叫南浦之地。当船正在靠岸之际,有个妇人正在河边取水,圆泽一见到对方,顿时就泪流满面,对李源说,他一直不愿意走水路的原因,正是因为害怕见到这个妇人。

    李源惊问其因,圆泽说,她姓王,自己命中要做她的儿子,自己以前一直都不肯来,所以才让她怀孕三年,都无法生下来,而现在既已相见,就不能再逃避了。

    圆泽跟李源讲完此事,就让李源用符咒帮他速去投生。又让李源三天后,到王家去看他,他会对李源一笑,作为证明。最后,还让李源在十三年后的中秋夜到杭州天竺寺外去找他,他会与李源再次相见。李源知道真相后,非常后悔此次走了水路。那天黄昏的时候,圆泽就圆寂了,而那妇人也随之生产了。

    三天后,李源如约去王家看那婴儿。那婴儿见到李源果真对他一阵微笑。当时,李源把真相告诉了王氏,王氏家人最后便将圆泽埋葬在了山下。

    至此之后,李源再也没有心思去游山玩水,于是便回到了惠林寺。李源一回到寺里,寺中弟子便跟李源说,圆泽禅师早已知道此行的命运,并写好了遗嘱。

    十三年后,李源如约来到杭州西湖天竺寺,赴会圆泽之约。当他走到寺庙外时,忽然听见葛洪川畔传来一个牧童声音,那牧童拍着牛角正在歌唱——

    三生石上旧精魂,

    赏月吟风莫要论;

    惭愧情人远相访,

    此身虽异性长存。

    李源听了,不由关切问道:‘圆泽公,您还好吗?’

    ‘李公真是信守诺言之人。我现在俗缘未了,大家现已不在同道中,就不要靠近相见了。大家今生只有勤加修行,来世才有可能再相见。’那个牧童说完这番话,接着又歌唱道:

    身前身后事茫茫,

    欲话因缘恐断肠;

    吴越山川寻己遍,

    却回烟棹上瞿塘。

    牧童歌唱言毕,随即便离去了。从此以后,再无消息。

    三年后,当朝大臣李德裕闻知此事,认为李源是忠臣之子,又很孝顺,遂向朝廷奏章推荐,请授官职。不久,皇帝颁诏,封李源为谏议大夫。但李源早已看破红尘,哪肯就范于名缰利锁。后来,他便一直在寺里念佛修行,直到到八十岁时圆寂。”

    施馨卉听完褚玉所讲故事,虽然一时不完全明白其意,但她听到故事中有“三生石”三个字时,不免感到十分意外,并为之一惊。那晚,施馨卉所做之梦,梦中那老翁跟她说过三生石,她一直都不解其意,不明白何为三生石。她万万没想到褚玉讲的这个故事中就有三生石。这时,她在心中不由发出一番感慨:“俗话说冥冥之中有天意,还真是果不其然啊!”

    随后,施馨卉忍不住好奇,便让褚玉细讲故事之意。

    “这个故事讲的是世事无常,缘分不易的道理。当初,圆泽之所以躲着那妇人,不肯去投胎,是因为割舍不了与李源之间的感情。而当他二人隔世在杭州相见之时,大家却已不在同道中——已是缘不由人,不能相见。于是,圆泽才劝勉李源勤加修行,期待来世再相见。那未来之世便是圆泽的第三生,因此世间上才有‘三生有幸’这个说法。”

    褚玉讲完此言,见施馨卉一脸沉思,突然有些兴起,随即给她做了个鬼脸。施馨卉噗嗤一笑,便回过了神来。

    “我看你是好了伤疤忘了痛。——你对这个故事还有没有需要再讲的。”

    “师姐,我还没有讲完呢。先前,我说做个名副其实的三生有幸,起初就是针对他俩讲的,因为他俩之间的三生有幸并非名副其实。”

    褚玉此番嬉笑之言,施馨卉知道是在故意逗自己。其实,她内心无比开心,只是她想保持一点矜持,于是一本正经道:“褚玉,你如果再胡说八道,我立即就成全你,让你去做风流鬼。反正你这个yin贼,一直都不想活过来,想跟着那群女鬼一起鬼混。”

    施馨卉虽然一本正经,但她还是差点被自己说的最后那句话给惹笑了。

    “师姐,我们在闲聊,你怎么扯上了那群孤魂野鬼?”

    “你如果不正经讲好这个故事,那我不仅跟你扯上女鬼,还要跟你扯一下公主——”

    施馨卉话到此处,突然间沉下了脸。当然,她这是在跟自己过于不去,为自己所言之话在吃醋。

    褚玉见她这般情态,便不敢再嬉皮笑脸。接着,他开始正色言话了——

    “师姐,‘三生有幸’确实是出自那个故事。只是世人对那故事有多种理解。刚才那种理解,是我自己的理解。那故事之意虽然说得不甚明白,但不管如何理解,都能让人油然而生一番感慨。”

    “我不想听你胡说八道。你说说别人是怎样理解的就行了。”

    “世人大多数都是这样理解的——李源与圆泽在惠林寺同修的时候,那是圆泽第一生。李源见的那个婴儿是圆泽第二生,见的那个牧童则是圆泽化身,即是他的第三生。李源见到了圆泽的三生,因此就有了三生有幸和缘定三生之说。

    虽说‘三生’二字的理解,众人相差迥异,但对那三生石的美好寓意,大家理解却大致相同。他俩在天竺寺相见的时候,有块大石矗立在他俩身旁不远处,后人根据牧童的歌谣,将其命名为三生石。”

    施馨卉听完褚玉所讲,对梦中老翁所言之意似乎有些明白,于是不由露出了一丝微笑。随后,施馨卉便没再继续纠缠这个故事,她让褚玉陪自己在道馆周围四处转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