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风云岁月_第一0 五回 雄赳赳气昂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0 五回 雄赳赳气昂昂 (第1/2页)

    胜利歌声

    热血铸成

    越唱越响

    斗志昂扬

    说家兴的文化教员工作,就有条不紊地展开了。他一方面自己认真学习朝鲜语言,同时每个班各抽一名接受能力较强的同志,请朝鲜翻译和房东的孩子当教师,教学问路、找向导及日常的生活用语。

    这些先学一步的同志,回到班里当小教员,全连很快掀起了学习朝鲜语的热潮。

    家兴又向通讯科的技师学习了电话机的工作原理、维修、保养知识。然后每班选一名有些基础的同志,由他亲自组织起来进行讲课、培养骨干。

    家兴还向连里会说山东快书的同志学习,同时自己学习打竹板、拉胡琴,还向房东孩子学习朝鲜歌,如“金日成将军之歌”、“桔梗谣”等。并把全连七、八个文娱骨干,组成一个连队文艺演唱组。这个组把连里的好人好事,先进事迹编成各种说唱,在连队集中时进行演唱。同时,演唱组成员,还是连队唱歌、拉歌的骨干。家兴还把连里比较突出的人和事,写成稿子,向战地军报投稿。

    电话连的业务学习、文化娱乐活动,很快有声、有色地开展了起来。小李这个文化教员,既是政治指导员的得力助手,也是连长的好帮手,也成了全连干部、战士的知心朋友!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1951年阳历四月的上旬。在家乡上海,这时应该是大地回春,山河披绿的清明时节,而在朝鲜,春天是迟迟来临,厚厚的冰雪在慢慢地溶化,万物在渐渐地苏醒。东线的志愿军作战兵团,也开始奉命挥戈南下。

    家兴所在的军在元山、咸兴休整了四个来月。接到出发命令后,各部队立即开展行军动员。李家兴根据孔文的指示,比较充分地做好了连队在行军、战斗中,文化宣传教育工作的准备。

    四月中旬,军部机关从驻地出发,经过元山,然后沿元山到平康的公路,一直向南挺进。从驻地到进攻前线,这段里程大约有四百多华里。部队夜间行军,白天防空休息,一共走了六天。

    在行军途中,电话连真是一路歌声。在班与班之间,排与排之间,相互拉歌。一路走,一路唱,此起彼伏,没有个停。有时还向在电话连前后行军的兄弟连队拉起了歌。当部队行军途中休息时,连队文艺演唱组就打起竹板,拉响胡琴,用说唱形式表扬行军途中的好人好事。

    特别是行军到最后的十里、八里,虽然家兴也十分疲劳,但他继续在部队的前前后后走动着,不断组织大家互相拉歌;发动演唱组的同志继续为大家说唱好人好事;同时自己也带头为大家说故事,说山东快书。为同志们鼓舞士气、激励斗志!

    家兴在军报记者那里了解到不少新的消息:1951年4月11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以抗命罪,解除了麦克阿瑟的总司令职务,换上了李奇微。在“三八线”的美国部队有14个师、还有其他一些国家的小部队,加上南朝鲜的部队,总兵力有30万人,继续在缓慢地向北进犯。在朝志愿军的总兵力超过美军,已经大都到达了大反攻的前线。

    1951年4月22日,这天阴历是三月十七,也是谷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五次战役,就在这天打响了。

    上午,家兴得知一班又有半个班参与军轻便前进指挥所,便去找孔文指导员要求同去,孔文同意了。

    接着,家兴到了一班。宋班长要家兴做好准备,上午10点在司令部防空洞门口集合。

    不到10点,家兴就到了司令部防空洞前。今天组成前进指挥所的人员不多,只有二十来人。带队的是曲初之排长,总负责人还是张荣。

    “家兴,你今天怎么也去?”张荣问道。

    “我想去见识一下,今天是到进攻的第一线,是吗?”家兴问。

    “对的,今天这个指挥所,一直开到第一线主攻团。想去见识一下也好,一同去吧,机会难得。”张荣说完对曲排长交待了几句,曲排长就把队伍整理了一下,接着就向前线进发了。

    路上几乎一直是小跑步,好在已是四月,不冷不热,大家又都是轻装。这支二十来人的精干队伍,不走公路,而是爬山涉水,三十来里路,只两个多小时就赶到了进攻第一线。军轻便前进指挥所开设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