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事_童年记事:第四十章 后记: 怀旧一日游(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童年记事:第四十章 后记: 怀旧一日游(一) (第2/2页)

变一下贫穷落后的面貌,再回学校去教我的英语也不迟。

    “哎,林媛,这家茶室怎么早就开门了?我看别的店还大门紧闭。”

    “它知道我们要来。你们想想,这里以前是什么地方?”林媛突然问起这个问题。

    我们几个都摇了摇头。

    “噢,我想起来了,这是徐敏的家。当年她跟我们一起升到了三年级,她请我们两个组的人到这里来玩的。”还是海伦的记性好,大家这时才想起那件事来。我们班的三个留级生,全都住在“新天地”这条弄堂里。

    小学毕业后,徐敏和我们不在一个中学,慢慢地和我们失去了联系。

    “她运气还是不错的。她一年级时生了一场大病,休了一年学,又留级了两年,留到了我们班。不然的话,她就挤进上山下乡“一片红”了。

    “这么说,她比我们大四岁了。怪不得她如此高大,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几个在我家客堂里练摔跤。她见了,也要来。一比,我和大铭都不是她的对手,当时我们都不敢声张,怕丢脸。现在想起来,那就很正常了。”我自我解嘲起来。

    大家谈起了各自的近况和下一代,他们的子女都成人了,而我的儿子还不到八岁。

    “你怎么那么晚结婚啊?是不是在大学里看花了眼?”丽华又是这个老问题。

    “没有,没有。”

    “谁相信啊。”

    “在你们面前我怎敢撒谎啊。”

    “那你快交代,不然他们是不会放过你的。”林媛对此不是很清楚。

    “你们给我算算噢。大学毕业我实足二十八,虚的就是二十九。分到大学,压力大没有退路,要为职称奋斗。为了考研,我准备了两年,一门课差了几分。第二年考进了助教进修班,我需要这张派司来评讲师。接着就攻二外,和人家合作出书,年份一到就参加评选。讲师刚拿到手,系里来了一个名额,去杭州进修。我咬咬牙,再拼它一年,为副教授铺路,中国知识分子累啊。杭州回来,我已经三十五了,不敢怠慢,一年后我就成家了。”

    “难道这么多年就没有一个看得上眼的?”

    “我的情况恰恰是它的反面。”

    “此话怎讲?”

    “我总结了一下,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没有经济实力。记得还是在‘****’期间,一个姑娘问起我的收入,我如实作了回答。那时,我的工资不到一百块,她以为自己听错了,竟一连问了三遍。一问,我才知道,我这个在大学教书的,收入竟还不如一个和我同龄的工人,根本不能和她一个普通的干部相比。‘****’后,国家才改变政策,大幅度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

    “那另外一个原因呢?”晓萍问。

    “那你们都知道鄙人的弱点。”

    “什么呀?”

    “就是其貌不杨啊。”

    “啊呀,我就从来没觉得你难看啊!”晓萍是有话直说。

    林媛立刻接上口:“我也有同感,你们呢?”海伦和丽华马上使劲地点头,表示同意。

    “那是你们从小看惯了。”

    “不过,你小时候确实相貌欠佳,没有他们好看。”丽华指的是小黄和大铭。

    “怎么样,说心里话了吧!”

    “不过当时你比他们都强,我就很欣赏你的。”林媛不知是夸奖还是在嘲笑。

    “好像我也是,你们同意吗?”丽华和林媛一唱一和,在寻我开心。海伦和晓萍又马上使劲地点头。

    “噢,你们几个现在一个个都说我好,当初怎么一个都不肯嫁给我啊?”被她们这么一说,我觉得有点怨。

    小黄马上附和:“对,对。你们四个我们最终一个也没捞到。”

    林媛把双手一摊:“你也没问过我们呀?”

    “你们不嫁给我们,倒成了我们的错?”

    “对,就是嘛。你们又没向我们求过婚,那怨谁啊?”晓萍还是那样的天真可爱,“我说呀,阿巍,你应该先征求一下海伦,然后呢,再问问林媛。”

    “不,晓萍,我应该先问问你。”小时候她们四人中,晓萍是最令人疼爱的一个。

    “怎么样,现在后悔了吧?”晓萍越是这样说,我们就越觉得她可爱,说得我心里直发酸,反正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这时,德明用手捂住腮帮子,装腔作势,嘴里直喊牙酸,引得大家都笑了起来。我、大铭和小黄每人打了一下他头忒,是他坏了我们的事。

    “好了,好了。这世界上没买后悔药。”丽华瞪了德明一眼。

    林媛告诉我们,儿时的朋友相聚,心情是绝对放松的,相互取乐,叫绰号,揭老底,不必顾这顾那的。有些老故事不知重复了多少遍,但我们照旧爱听,因为心里舒坦。见了面照样打头忒、摸脑袋。这是因为我们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童言无忌,无话不谈。”不像她和大学同学、同事,留学时的朋友聚会,一本正经的,说话时都要留个心眼。

    德明立刻接上口:“借林媛的吉言,你们猜,现在我最想摸谁的头?”他的心思我知道,这个问题我想不必解释了。

    “你说呢?”丽华朝他瞪眼。

    “是晓萍这个小姑娘。”德明终于把他的心声给吐了出来。听他这么一说,晓萍竟将头伸了过来。我们三个在一旁傻呆着,心里酸溜溜,难以言表,膛目结舌,呆若木鸡。我要是有这个贼胆该多好啊。

    一阵大笑后,林媛又开口:“难道没听人说,朋友还是老的好,从小到大忘不了。”大家是频频点头。她有意把话题引开,急转直下:“大家现在身体都很好吧?”她们中就丽华身体不怎么好,她从小身体就虚弱。

    “你们男士呢?”林媛要我回答。我只能如实相告:“小时候我贪吃,现在遭报应了。血糖和胆固醇都有点偏高,到了国外,好像奶制品和海鲜吃多了。”想不到我这么一说,他们三个都笑了起来,原来他们和我一样。

    “谁叫你们是结拜兄弟,怪不得生的病都是一个样。要我说呀,这是你们小时候吃猪头rou惹的祸,它胆固醇很高的。”晓萍笑着说。

    “谁想出来吃猪头rou的?有一次,你们还送给我一大包呢。”丽华问。

    他们三个都说是我的发明。她们几个又说起小时候我们的吃相来了,大家是嘻嘻哈哈,好不开心。

    “丽华,你是没有领教过阿巍的吃相。有一次在幼儿园他和德明比赛吃饭,是咸菜南瓜面疙瘩,他一口气倒下去七碗,抵得上现在三、四碗饭了。看他吃饭就有一种鞭策感,我们吃饭也不知不觉快了起来。那时粮食紧张,吃少了太吃亏了。”林媛这次也不放过我。

    “海伦,他和你一起吃饭的时间最长。你说说,他有没有多吃你的?”

    “当然有啦,有一次,阿婆烧了rou炖蛋。她用筷子在上面一划,一人一半。他的一半转眼就没了,他从下面像挖地道一样,挖了过来,吃掉我一半,被阿婆骂了一顿。还有一次吃冷面,我只答应他吃一筷子。他用筷子在我碗里一卷,把我半碗冷面全卷了去,急得我直喊阿婆。”大家又前俯后仰,笑得合不拢嘴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