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事: 第十章 39 买小鸡,骑马跑, (第2/2页)
次屁股要用两、三张。 我们急着往金陵东路外滩赶。其实嵩山路、淮海路上有二路有轨电车到金陵东路外滩,三、四站路只要三分。同样是三、四站路,无轨电车要四分,而汽车则要收五分。为了省下这三分车钱,我们只得走。突然,德明问我们来骑马跑怎么样,这样快一点,把他蹲茅坑的时间补回来。大家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骑马跑一来可以省时间,二来可以活络活络筋骨。 所谓骑马跑就是模仿马奔驰样子的一种快速奔跑。有时我们在马路上不好好走路,想出各种各样的花样精,其实就是增加点乐趣。除了骑马跑,还有一种敲脚跑(没名称,自己想的),也是蛮有意思的。跑的时候人像蟹爬一样横着,起跑时人轻轻跳起,用右脚去敲击左脚,也可用左脚去敲右脚,就这样横着八字跳跃着往左或右行进。不过敲脚跑跑不长,主要原因是不实用,不雅观。但骑马跑就不一样了,它非常实用、省力而且姿势相当优美,路人不会觉得大惊小怪。还有一种跨大步,也来自于弄堂游戏,主要是女生玩的,看哪一队先到目的地为嬴。先划拳,决定谁先跑和跑几步,所以跑的时候要拼命跨大步,就像三级跳远,被对方正好追上了要返回大本营重跑。我们几个对此游戏提不起精神,大铭块头太大,小黄步子太小,我没有胃口,倒是德明经常怂恿我们玩,反正女孩的游戏,他都感兴趣。 我们先将双手握拳放在胸前,左拳在前,右拳在后,就像在马上勒住马的缰绳,然后按马蹄声的节奏在原地起跳,因为骑马跑先要发动,就像开汽车一样要热一热,等一会儿跑起来姿势就漂亮了,就如飞马奔驰。我们慢慢地放开缰绳,先是慢跑,调整好节奏,然后是小跑,发出了嗒啦嗒、嗒啦嗒的马蹄声。突然,德明“驾、驾”了两声,我和他做出纵马的奔驰状,奔马在飞驰,速度仅次于狂奔。大铭紧紧随后,还没到XC路,他就上气不接下气跑不动了,他身上的rou太多了。我和德明可以一直跑到外滩而不歇气,二路有轨电车四站路,由于骑马跑有弹跳和贯性等反作用,所以它省力,有一点停不下来的味道(很久以后才知道,骑马跑包含着相当科学的仿生学)。
过了XC路,金陵东路上的人行道有点特别。沿街面的底层是商店,而约四米宽的二楼则沿街面伸出来,架空在马路两旁的人行道上。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在人行道走一点也不用但心。更让我们羡慕的是,这里的孩子下雨天也能在人行道上玩耍,经常看到有人在打弹子、刮香烟牌子、踢毽子、跳绳和造房子。不像我们这里,天一下雨,只能关在屋里。我告诉他们,这是骑楼建筑。SH其它地方也有,像南京路上的时装公司、永安公司和茂名路上的锦江饭店。德明说这是GD式房子,在广州和香港都是这种街面房子。那里的太阳毒,雨天多,这样行人就很方便。 到了外滩,就觉得这里的风比别的地方大。所以每到盛夏炎热难熬的夜晚,到这里逛马路和谈朋友的就特别多。我们在江边只逗留了一会儿,就朝摆渡码头走去。我们每人买了六分钱一枚的摆渡筹码,便蹬上了摆渡船。因为是礼拜天,又是中饭时间,摆渡船比较空。像往常一样,上了船后我们便直奔船头,这是看风景最好的地方。 说到看风景,浦东除了几家船厂,没啥看头。只有等船开到了黄埔江中心,往浦西看,那一幢幢风格迥异的高楼大厦,才是一道风景。听人说,其中不少大楼以前是外国人的银行。再有就是观赏行驶在江中大大小小的船只。有的轮船很高大,船上有四五层楼,这应该是远洋客轮了。还有几艘停泊在江中央的大货轮,船体锈迹斑斑,船上有人在电焊,看样子在大修。 我喜欢看那一人摇橹的小舢舨,被大船开过时形成的涌,弄得上下颠簸,摇摇晃晃,艰难地行驶在江中。 德明和大铭正看着几只帆船。突然,他想起了什么,就问我们在江中行靠风行驶的帆船,有的朝南,有的向北,怎么船正反方向都能行驶。大铭说,他也在想这个问题。我记得,这个问题好像在(十万个为什么)里看到过,便告诉他们:帆船上一般有两个帆,主帆和副帆,其中副帆可以把风兜住,再送到主帆,来调节风向,故而只要风向不是完全相反,帆船都能行驶。 江面上还盘旋着好几只跟着海轮飞进来的海鸥,扇动着长而尖的翅膀,在船尾的上空盘旋,看看船上有没有丢下来可吃的东西。我们几个都没去过大海边,对海鸥十分好奇。突然德明问我们有没有听说过****,我们哪里知道。他告诉我们****是一种水怪,游得很快,可把人拖下水,能把小船掀翻。我问他黄浦江里有没有****,他却说不知道,不过长江里肯定有。我就想以后到长江游泳,要小心被****吃掉(很久以后才知道,他说的****就是江豚,现在已经很少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