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总统_第九章 与鲁迅对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与鲁迅对话 (第3/3页)



    不过,这不是中国知识分子独有的毛病。伊索寓言里,有一只狐狸被夹断了尾巴,就四处鼓吹没有尾巴的好处,也能欺骗很多狐狸,所以人乃是难以克服的观念之囚徒,也就是说,主观的观念,容易跟现实生活脱节。一些知识分子,并不是他们没有学问,也并不是他们的道理没讲清楚,只是他们讲的观念,太远离老百姓的生活。而且,说服老百姓,很少能用理性,而只能用富兰克林说的‘利益’。太史公早说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所以,要看清真相,知识分子非得突破观念,看清楚这一点:对任何人来说,追求合法合理的利益,并非见不得光的思想,

    一切文明的工具,不过是观念在物质上的表现。也就是说,物质文明,多是人的观念和智慧的产物。所以,在坐牛车的物质文明里生活的人,难以理直气壮去批判和唾骂坐飞机的人没有精神追求。

    我们的知识分子,要达成共识:真理是照亮现实黑夜的火把,而不是刺瞎人们双眼的强光。这就像禅宗里的师傅指月,真理是‘手指’,而不是手指头。改革初期,我提倡‘不争论’,正是要人们不做观念的奴隶。

    传统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看到穷人,就觉得是政府的问题,而不问问穷人为什么会穷?不问问什么是财富的生产?不问问为什么有些穷人能变成富人?只是悍然站在道义和道德的制高点上,大声疾呼一些抽象的观念,然后从内心的道德去寻找答案,结果,落入了诗人荷尔德林悲剧的预言:“通往天堂的路,往往走向地狱。”因为财富的生产,终究是外向的,而不是内生的。是需要考虑社会需求的生产,这种外向的经济学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缺乏的。所以,我建议年轻人自学一点经济学。不然,你不会明白现代社会是个什么样子。为人民说话。谁不会?

    难的是说符合实际逻辑没有问题的话,才真正有益于人民。

    一些伪知识分子,就像现在卖假药的。做一些“观念”的广告,搞乱人们思想。他们浑水摸鱼四处走xue兜售概念的伪公知伪文化人。他们兜售着“阶级.斗争”,兜售着“西方敌对势力”,兜售着“帝国主义”等概念,不从人的本性出发,许多年轻人却被迷惑。这些人是应该被打倒的,“你不能把世界。让给你所鄙视的人”。

    其实,市场经济的社会,恰恰是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思想的自由。这并不是‘乱象’。恰恰是社会的进步。面对多元的世界,我们需要的是学会包容和宽恕,而不是相互攻击。”

    鲁迅问:“现在一些知识分子,公开叫嚣文化已死和社会道德堕落。大总统怎么看?”

    宋骁飞回答说:“现在一些知识分子。自己逻辑有硬伤,自己思想苍白,却公开叫嚣文化已死和社会道德堕落。这种逻辑多么可笑,没有一个人承认自己没有文化,却说社会没文化,比如自己写不出打动人心的诗歌,就说诗歌已死或者诗人已死。蹲在茅坑里只能发现蠕虫的人,也配叫诗人吗?还有。没有一个人承认自己道德堕落却大喊社会道德堕落了。这种贬低别人自抬身价的幼稚,几千年了。还是没有改掉。女人裹脚的道德,那也能叫道德吗?关于文明,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人类从来不应该否认人性的恶,但更应该坚信,善的东西,才是值得我们追求的。正如温饱之后,心灵的丰盈,远比物质更值得追求。因为一切的快乐,都是精神的享受。

    人是群居的动物,我们在一起,便减少了对人生虚无的恐惧。但同时也会桎梏个体的灵魂:人生而自由,又无往不在社会的枷锁之中。人类在一起,原本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对抗自然的暴虐和人生的虚无。但翻开历史,人类最大的灾难,往往来自同类。科技越进步,杀戮就越多。不只杀敌人,也杀死同胞。不只用武器,也用观念。死亡的恐怖并没有因人类智力的提高而远离,反而是变本加利。冲突的观念,越来越成为禁锢人民追求幸福和意义的镣铐。

    好在历史是会说话的。纵观历史发展的阶段,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到今天的民.主社会,人类高举文明的火把,走出幽暗的洞xue,告别了饮毛茹血的生活。我相信,人类同样可以高举文明的旗帜,走出观念的泥潭。只要我们相信:真理,是照亮现实的火炬,而不是刺瞎人们双眼的强光。我们必须意识到,理性是我们个体挣脱无意识黑洞的源泉,同样也是社会摆脱野蛮走向文明的唯一道路。这一切的前提,是我们不欺骗自己。我们也永远无法欺骗自己。

    这社会上,太多人云亦云的时候,作为年轻人,你该怎么办?你应该相信什么?其实,很简单,你应该睁开眼睛,看看窗外的世界,到大街上走走,现在早不是谁在茶馆里说句‘大清国要完’,就会被锁起来带走的年代。你能听到社会的种种乱象,恰恰是因为社会言论逐渐自由的原因。如果你要了解社会,从自己身边的人开始,看看你的朋友是不是已经道德沦丧?你问问自己,你承认自己的道德堕落了吗?每个人都不承认自己的道德堕落,却很多人认为社会道德堕落了,这是种什么样的逻辑?社会道德堕落,只不过是少数人欺骗自己内心的遮羞布。你们应该**思考,自由思考,而不是盲目跟风。”

    宋骁飞总统在北京大学的演讲和与学生的对话,肯定了个人自由和理性的重要性,大力赞赏市场经济和工业文明,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缺乏逻辑性的缺点,追求物质生活的合理性,提倡宽容虔诚谦虚爱这些温和的价值观,影响了一代的年轻人,在社会上引起了长久的讨论,还被复兴党宣教部印发全党学习,民族工商界更是欢欣鼓舞。(未完待续。。)u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