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大胆的假设 (第1/2页)
龙浩他们回到会议室,经过刚才的插曲,大家的情绪明显受到影响,说话的兴致普遍不高。只有几个相关的人员简单介绍了一下进展,很快,介绍完案情的会议室陷入一片安静。 龙浩看着在座的刑警,对大家说:“我知道“5·28”案给大家带来很大的压力。这半个月来,大家一直辛苦的寻找线索,你们看小周,这些天一直查看监控,几天没有合眼,现在的眼睛多想熊猫。” “哄”的一声,会议室的沉闷被龙浩玩笑般的语言打破。 龙浩继续说:“技术科的同志更累,方圆两公里的垃圾都被当成了宝贝,就为了找寻一条线索。” “小段是天都公安大学的高材生,毕业后主动要求分来我局,虽然是女同志,但吃苦精神一点也不比我们这些老刑警差,工作的细致程度是谁也比不上的,所以她也加入了我们的队伍。” “我想说的是,大家的努力从来都不是白费功夫,我们的工作或许做许多无用功,但最起码也排除了很多状况,也许今天什么线索都没有,但不代表明天没有新的线索,所以大家要有信心,要保持目前的干劲,以高昂的斗志来侦破案件,给所有的受害人一个交代。” “啪啪”所有的成员都鼓起掌。 龙浩按了按手继续说:“刚才大家只介绍了一些基本情况,没有谈自己的看法。那么我现在作为一个老刑警,来谈谈我的一些看法。首先凶手为什么要杀人,杀这些人对凶手有什么好处。这就是动机问题。“ “第二为什么凶手一定要选择下雨天在固定时段、固定地点杀人,凶手就那么有信心不留下任何线索?” “第三所有的被害人都是溺水身亡,但是发现尸体的现场是没有一个可以淹死人的水池,而离可以淹死人的黄埔公园江水处离陈尸地点足足有三百多米,所以我们可以假设发现尸体地点是抛尸地,那么真正的案发现场会不会在那里或者在别的什么地方,真正的案发现场会不会留下痕迹?” “第四为什么死者都是被溺死,而不用其他方法呢?要知道在淹死人时,会有剧烈的挣扎,而且较长的犯案时间很容易被发现。好了,我就说那么多,大家都谈谈自己的看法吧。” 龙浩抛砖引玉般的分析,为大家带来活跃的思路,各种想法渐渐成型。 刑警李云飞说:“龙队的问题很有道理,其实在调查中,我们对所有的受害者身份和背景进行了确认,发现他们完全没有任何接触。所以杀人动机很让人费解,所以我个人比较倾向变态杀人,或者有精神疾病的犯案人嫌疑比较大。” 刑警王海发言说:“我也觉的变态杀人可能性最大,一是每个犯案时间都在下雨天,二是罪犯胆子很大,居然在同一地点连续犯案,很多心理变态的人做事都是不顾及后果的,特别是用淹死这种极为变态的手法,我估计凶手有两个特点,力量很大,水性不错,将一个人淹死在水里要承受的死者的反抗,再将死者打捞,抛尸都说明了这两点。” 周威补充说:“根据调取的监控录像,案发时段没有发现车辆进出路段,可以排除车辆运尸的可能,但不排除其他手段。” “昨天的录像调取了没有”龙浩问。 “刚看完,看不出可疑,死者王亦的车子经过监控点的时间是晚上9点40,之后一直没有其他车子和行人,直到早上才有车子进入路段,那时也是尸体被发现的时间。另一路口的监控带上从晚上8点以后就没有进出的车辆和行人。”周威说 “其实,昨天的死者王奕为我们带来一个线索,可以为证实凶案现场就在附近。要知道前六位死者都没有开车,我们在监控录像上一直无法知道死者进入路段的时间,而王奕的进入为我们带来一个决定性的证据来推断案发现场一定在抛尸现场附近。” 随着龙浩的话,所有的刑警都进入了思索,而到过昨天现场的刑警都在努力回忆现场的情形。 终于段羽琪苦笑着说:“看来,我们都陷入了一个误区。” 看到所有刑警的目光,段羽琪急忙说:“前面的死者都是孤零零的抛尸在马路上,根本找不到线索。主观上都认为被害地点在离现场三百米的黄浦江中。但是王亦却是开车的,如果不是他自己下车,或许根本不会死。但是既然还是被淹死,死者为什么会冒着大雨步行到三百米外的江边去,可惜现场的路面都是硬实路面,线索太少,没有办法证实死者去到过哪儿?” “会不会死者已经遇害,然后凶手开车将死者运到抛尸点抛尸,然后从其他路走了”一个刑警提出假设。 “画面中的开车人经过技术处理,已经证实是死者本人。”周威补充说。 “根据尸检,被害人死亡时间应该在晚上十点半以后,接近11点的时间段内。死状与前几名死者一样,身上没有新的伤痕,手上没有任何异物,也没有任何伤痕,死者衣料完整,无损害。根据死者姿势判断,死者应该在水中浸泡过一段时间,并且体内的留存大量清水,同时发现死者生前有过有剧烈运动。”法医刘琳拿着尸检报告说。 “死者的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