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厂长聚客 (第2/2页)
识丢的丢了、忘的忘了,今后,还得化力气刻苦学习才行。你呢,缺少文化,就更不行啦。小包,若要在厂里挑担子,你要下决心学点文化呀!” “我恨我爸爸,不培养我读书;我恨文化大革命,让我失业混日子。弄到现在,肚里空空!jiejie,你说,我还能学懂ABC吗?” “别泄气。小包,曾厂长不是说你有一技之长吗?你在机械厂当过学徒工,进砖瓦厂后又当过机修工,对机器捡修这一行,你的技术不错。我看你,虽然文化程度不高,脑子倒挺聪明的,你还怕挑不起担子吗?” “jiejie,你太夸我啦!读完小学没事可做,天天在爸爸的厂子里转悠,到处看师傅们干活,暗地里跟着学,后来,当了三年学徒,什么车、钳、焊、铣、铆,我都能露一手。可惜脾气不好名声太丑,厂里没人相信我能干大事。” “犯了错误,别不当回事,要拿出行动来改正,领导才会相信你。往后,新产品攻关,肯定要改进机器设备,你有的是机会,可得把本事都用到生产上去!” “jiejie,我懂,我有决心,你可得多帮助我!” “咱们互相帮助吧。” “……” 由仇视和怨艾砌筑起来的那道隔墙在拆除,两颗互相对峙和彼此防犯的心,被一双温暖的巨掌牵引着,在接近、在靠拢。 这时候,曾有为与刘忠才一前一后走进了小客厅。 “大刘,这就是我给你物色的两位攻关助手!怎么样,你该满意了吧?”曾有为一边进门,一边指着方桌旁边的两位青年。 “好你个小曾!我说你跟我打什么埋伏,原来是瘦马群里挑骏驹,有勇有谋嘛!”刘忠才眼里闪出惊喜之光。 “我哪有当伯乐的本事?全凭你刘大师傅的推荐嘛!”曾有为风趣横生:“挑选人才的道理有十条百条,我手里只有两条:一是要真心实意干事业,二是要真才实学好手艺。靠了这两条,连你这尊面目狰狞的二郎神都请上台,何愁天兵神将点不起来!” 文静姑娘朱凤兰离开坐椅,兴奋地迎上来握住刘忠才的手:“师傅,你好!”
望着这位无辜受自己牵连的爱徒,刘忠才心里泛起一股酸楚之情:“凤兰,师傅不争气,身上背了黑锅,连累你当徒弟的吃冤枉亏。我对不起你!” “不。师傅,是你教会我要讲真话、干实事的精神,我不觉得冤枉,我觉得自豪!”朱凤兰激动地表白心迹。 粗野哥儿包子荣也离座迎上来同刘忠才握手:“刘师傅,你好!见到你,真高兴!” 望着包子荣,刘忠才别有一番感触。对这位小青年流里流气的外表和粗野放荡的习性,他曾经深抱恶感,在化验室工作期间曾与其当面磕碰过几回,予以严厉的呵责。但有一次,他同朱凤兰一起准备好二组不同原料配方的粉煤灰砖物料,为了不影响车间生产,想利用下班休工后的时间进行小批量生产试验,来车间找石洪主任联系,却遭到冷漠拒绝,两人当场争论起来。石洪借故“遵守规章制度,下班时间已到,没人给你开机器”拂袖而去。他俩眼睁睁看着工人们关掉生产线陆续走散,正在无可奈何之时,冷不防旁边钻出个包子荣,朝着石洪主任的背影骂道:“当个芝麻绿豆官,耍什么威风!刘师傅,你搞试验需要开机器,找我好了!”他先有点不信任,摇了摇头;“找你开机器?从开轮碾机开始一直到砖头压制成型,需要启动两道机器、三条输送带,你一个手拿铁锹的进料工能开得了?”不料,这小子眼珠一瞪:“怎么,不相信哥们儿有本事?”说着,竟独自走进机房,从前到后跑了一阵,即时便启动了半条生产线的机器设备,转头指令道:“刘师傅,抓紧时间,把你那两车子物料倒在轮碾机旁边,我来加料,我来做砖坯!”他和朱凤兰大感意外,被逼上梁山,迅速投入cao作。但见包子荣甩掉外衣,用那强有力的臂膀挥动铁锹,“嗖嗖”地动作起来,几百斤掺配好的混合料,随着那整齐划一的抛物线,借着一对巨大的石碾子慢速转动出现的隙缝处,被又快又准地投进碾盘。在完成一组配方物料加料轮碾程序后,这小伙子又循着这一小堆物料在长长输送带上的移动,一路跟踪监视,直至运转到生产线末端的一个料斗,然后,熟练地开启生产线末端的成型机,由朱凤兰配合从大转盘上长方型模孔里捧出一块块砖坯放置在平板车上,让他将运坯车拉进预先选好的那间蒸汽养护室内卸叠成排做上记号。就在包子荣独自一人的把持下,竟然顶替了六名在岗工人,启电闸、亮绿灯、推刹把、拨料箱,一串漂亮的动作,一阵轻快的cao作,将大半条生产线运行起来,前后仅仅二十几分钟,便顺利地帮助他制出五百多块试验砖,使他收获了一组极为珍贵的实验数据。包子荣这个出其不意的义举,令他大开眼界,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优异印象。为此,在同曾有为畅谈人才问题时,他特地以赞赏口吻提到这个小伙子的名字,不成想,就这偶然的提议,真的促成包子荣被吸收进攻关领导小组里来了。 此刻,刘忠才满怀信任地拍拍包子荣壮实的肩膀,笑道:“小包,咱俩是不打不相识。我呢,黑着脸孔骂过你;你呢,拍着胸脯帮过我。真有意思!” 包子荣爽朗地笑道:“嘿嘿,你骂我应该,我帮你也应该。” 刘忠才由衷地称赞:“小伙子,你是块有用的矿石,可惜被烂泥包住了身子,让别人当成块废石头。把身上的烂泥洗掉,放到炉子里烧一烧,你会变成一块上等钢材的!” 包子荣一反过去的油腔滑调,现出腼腆的神色:“刘师傅,你说的不错。我佩服你有学问,往后请你多指教,我跟你学本事。” 望着两位生气勃勃又坎坷累累的青年工人,刘忠才感叹备至,发出深沉的肺腑之言:“凤兰,小包,咱们三个人各有特点,命运倒是差不多的。咱们本来都是颗笔直的树木,可以当材料用的,可十年文化大革命像块大石头,把咱们压成了歪脖子树,有劲也没处使。要不是党的三中全会,要不是曾厂长敢作敢为,咱们难有出头露脸的日子。珍惜这个机会吧!把咱们的才能和劲头都拿出来,让新产品打个翻身仗!” “刘师傅说得好!同志们,我们大家都要珍惜这个机会!”曾有为深有同感,催促客人们就座:“大伙坐下来吧。今天请你们到家来聚会,吃餐便饭,不成敬意。咱们开个自由座谈会,聊一聊新产品技术攻关的计划部署——不打无准备之仗嘛。” 主客四人,围着小方桌坐下来,边喝茶吃瓜子,边热烈地畅谈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