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冰消融是春水_第四十七章 乘胜前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 乘胜前进 (第2/4页)

门,直往市区而去。

    曾有为来到市建材局机关大院,从车架上取下那几块砖头拎在右手,左手带着公文包,上楼左拐,先走进副总工程师办公室。

    花白头发的尤副总工程师沏茶让坐,亲切地接待来访者。当他听过曾有为对粉煤灰砖新工艺投产成功的简单描述后,白晰而多皱的脸颊上悄悄地爬上两朵淡淡的红云。接过曾有为递来的产品质量捡验报告单,仔仔细细地审阅两次,摘下老花眼镜,神情激动地离开办公桌踱到客坐木椅边,紧紧握住年轻厂长的手,微微颤抖着喉咙,说:“小曾同志,你们这个工艺改革干得好啊!那回,我跟着调查组到过你们厂里,在车间里连续转来转去,把那条生产线都看透了,觉得你们这个新工艺改得合理改得先进。可惜,……唉,我这个陶瓷行业出身的土包子,对硅酸盐制品的工艺研究不深、实践知识更接触不多,没能帮你们找出倒坯事故的原因,反而拖累了你们。我……,我对不起你们呀!”

    这个五十年代大专毕业,在陶瓷窑边干过二十几年的专家工程师,因为刻苦创业,在陶瓷、玻璃、耐火材料等专业技术上深有造诣,在本市工业界小有名气。但十年****的风浪荡涤,身心受过摧残,为人处世变得谨小慎微,虽被关向荣请到市局任职,在业务上与任重远珠连璧合,可内心余悸重重,凡事不敢作主,当年那种运筹决策敢于攻克技术难关的壮志悄然退色了。两个星期之前,他被郑副书记点兵点将参加局调查组,面对自己研讨不深的粉煤灰砖生产工艺,遇到未亲身实践者难以探索的事故难题,虽然独自一人费力摸索而终无所获,身不由己地在那个指鹿为马的调查报告上违心地签字画押。从此,一个科技工作者的良心使他如做了件亏心事,一直对此耿耿于怀,内心充满负疚感。此刻,听闻曾有为带来事故解决、试产成功的喜讯,猛觉得心中一块石头落地,那激动的神情里既有深深的感激,又有重重的愧疚。

    “尤副总,你别那么说。我知道,那时搞事故调查,你是被迫上阵身不由己,这不能怪你。再说,事情已经过去,不必再提了。”曾有为理解老工程师的心情,宽慰着对方,并提出自己的要求:“我今天特地来向局党组和技管处做成果汇报,另外还要办件要紧事。我们的粉煤灰砖新产品质量过关了,可过去八年来产品质量不合格声誉低劣,人家建筑行业不太信任,如今优质产品堆了几十万块,还没一个大单位敢进货呀!为了打开销售局面,我们要求局里向省科委申请做新产品技术鉴定,任总不在,这件事我想找你帮个忙。”

    “好!好!工艺改革成果鉴定理所当然,责任所在义不容辞。咱们这就去找郑副书记商量。”

    老工程师拍胸而起,变得果断明快起来。曾有为拎起那几块绑好的砖头,携着公文包,同尤副总工程师一前一后走进党组书记办公室。

    “郑副书记,我给你立下的‘军令状’已经兑现,向你报喜来了!”曾有为激动地招呼。

    郑副书记坐在办公桌后边,正在抽空抽烟,有人上门谈公事,自然指客让坐。他对曾有为的成果汇报一无思想准备,吃了一惊后,将信将疑地听完曾有为侃侃而谈,脸上呆愣愣地毫无表情:“这么说,你那个工艺改革真的搞成功啦?质量真的能行?”

    曾有为微笑着把一叠质量捡验报告单递了过去。郑副书记摆着一副领导干部的样子,随手翻了翻,称说“看不懂”,坐在一旁的尤副总工程师起身走过去,耐心地向他解释了一通。郑副书记还是似懂非懂,摇头笑笑不置可否:“我不是搞砖瓦生产的人,你再讲我还是不懂。有你副总工程师点头,我没说的,就算它质量过关吧。”

    曾有为胸有成竹,不怕书记不信。他解开绳索,取过一块砖头,说了声“咱们现试现看”,将手里的砖头做了个离地一米的自由落体,只听“啪”的一声脆响,不裂不碎。

    “太妙了!这说明强度之高超过烧结粘土砖!”尤副总工程师目睹这一即兴试验,禁不住喝起彩来。

    这一下,郑副书记来了兴趣,离开办公桌,亲自拿起另一块砖头,照着曾有为的示范动作试了一遍,结果照样不裂不碎。情不自禁地竖起了大拇指:“唔,行嘛!没说的,小曾,干得不错,真让你干出名堂来啦!”

    曾有为脸上含笑,并不自满。

    郑副书记转而对尤副总工程师说:“尤副总,看来,先前我们那个事故调查算白费劲啦!”

    尤副总工程师严肃地点着头,赞扬市属砖瓦厂粉煤灰砖工艺改革成功的重大意义,并深怀愧意,对自己能力欠缺,未能帮助厂里解决事故难题一事作了自我批评。

    郑副书记嘴上作自我否定,心里却充满一种“精力白费”的遗憾,对尤副总工程师的自我表白不以为然,肚子里暗暗嘲笑:瞧这老书呆子,一副熊样儿!出了事故就该调查,结论搞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值得你那么痛心?

    “郑副书记,我说话算数。局领导什么时候下调令,我会去泽谷水泥厂报到。不过,现在还有件要紧事在我肩膀上,让我办完了再走吧。”因为前番当面表过态,曾有为也不忌讳个人的去向问题,主动先提为快。

    “什么?小曾担任厂长还不到一年,刚刚做出了成绩,就要调职?这不公平!”尤副总工程师一闻此讯,大吃一惊地睁大了眼睛。

    郑副书记也跟着打了个激愣。虽然他对眼前这位满身朝气加锐气的年轻厂长不太赏识,但也不存介蒂,既然那个倒坯事段的原因已经搞清,生产上的难题已经解决,那么,当初自己提议的对曾有为惩罚性的调职措施就失去了正当理由,他也不忍心让年轻人才能埋没。这样一想,便笑了笑,不无尴尬地回答说:“还没给你下调令,急什么?既然事故解决了,你个人的调职问题以后再考虑吧。你倒说说,还想做什么要紧事?”

    曾有为顺理成章地提出要给粉煤灰砖新工艺产品做技术鉴定的打算,要求由局里出面给省科委打报告,尽速办理。

    局长职务是不容易代理的。郑副书记对企业管理上的规律和知识所知甚少,加之对知识分子尚存偏见,因而对此一要求并不重视,沉吟了一会儿,自作聪明地应道:“这么说,区区一个产品的工艺改革,还得由省级科研机构来给你们贴个标签?依我看,好货不怕没人要。让厂里政工部门做做文章,写个通讯报道,让市里报纸、广播电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