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节《大秦帝国》 (第4/5页)
服秦国人呢?因为书中前面讲了,象征正统的《山海经》最后的归属地是楚国,楚国人自那时起就把自己当正统了。当时各国也有这样的共识。后来陈胜、吴广起义,为了得到各国的认可,就打着楚国的旗号,叫“大楚兴,陈胜王。”最终灭亡秦国的,也确实是大家一致推举出来的西楚霸王! 公元前222年,秦灭燕国。 公元前221年,秦灭齐国,这是经济强国,最有钱,可以在中原统一后得到最好的补充。 自从公元前221年称帝大典后,圣帝尊就向中原的人类重新开放“皇帝”的冠名权(在此前的夏商周只有王没有帝),“秦始皇”诞生了。“秦始皇”做了很多伟大的事:统一各类标准、修铁路、修长城、做兵马俑…… 战争时期,圣帝尊就下令军队后勤建造高效的运输系统,就是秦直道。后来不断完善推行至所有占领区,甚至还形成了一个日行六百里的“铁路”系统,可以高效率的管理国家。 “铁路”系统用质地坚硬的防腐处理的木材铺设作轨道,路基夯筑得非常结实,枕木就铺设在路基上。枕木之间填充平整,枕木之间的距离和马的步子合拍。马匹一旦拉车到了轨道上,就不由自主地发生“自激振荡”,不能不飞快奔跑,几乎无法停留下来。只有到了专门的车站才能停下来,然后换上另一匹吃饱休息好的马,继续飞驰前进。这样就可以达到很快的速度。由于使用轨道,摩擦力大大减小,所以马也可以一次拉很多货物。这是一种最最节省地使用马力的方法,一种效率极高的方法。 在圣帝尊的努力下,不但车同轨(全国的道路和车用一个标准),而且实现了其他行业的标准化,比如在工业方面已经非常发达而且科学,所有的装备和武器制造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零部件非常方便替换,比如武器坏了,随时随地能找到配件安装使用,因为都是统一规格的。举个例子,当时生产的三棱形的青铜箭头,三个弧面完全相同,像子弹一样符合空气动力学,非常容易穿透敌人的护甲,任意两个箭头相互间的误差最小可以达到0.1毫米,加工精度达到了21世纪的车床水平。(考古发现广西出土的秦箭头和千里之隔的漠北出土的秦箭头一模一样) 即便如上所述一般圣帝尊尽心管理,但还是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要分兵驻守各国是不可能的,那会被各个击破。增加军队虽然可以解决问题,但是承受不起巨大、高昂的军费开支,那么多人马要吃饭的呀。战争早期可以实行以战养战,军队到各国抢粮食吃,抢到什么,就吃什么。但都占领了,都是自己的了,就不能那样了。而且也基本百废待兴,各国已经没什么供养力了。
那就铸造不吃不喝的兵马俑吧,于是圣星人的铸造科技传授下来,兵马俑的盔甲都十分精细逼真,每个兵马俑的面貌和表情都是独一无二的,看上去和真人几乎没什么两样,放到各国城楼上站岗足以做到以假乱真。(科学家发现兵马俑本来是有颜色的,出土后由于氧化才变成了灰色。兵马俑的颜料非常高级,主要成分是矽酸铜钡,矽酸铜钡不能自然生成,只能在一千多度的高温下进行人工合成,而且只能在超导体的衍生物中发现这种物质,要知道超导体是20世纪末的科技!秦始皇还有用超导体矽酸铜钙制作的照骨镜,采用了纳米科技,可以反射红外线波,有透视的作用!考古学家还在一号兵马俑坑里发现一把青铜剑,竟然有记忆金属的特点,两千两百年前竟然出现了近现代的科技!科学家惊叹道:“如果中国秘密打开秦始皇陵,用逆向工程来研究古代科技,很快就会超越美国!”) 圣帝尊下令烧制大量兵马俑,因为圣帝尊为了给月球中的圣星人提供精神能量,已经下令修建长城了,兵马俑还要做驻守长城之用,所以需要数以万计的兵马俑。烧制好的兵马俑就地放入挖土时所产生的坑洞中,这样一边挖土一边烧制兵马俑,最终兵马俑布满了巨型坑洞,等长城修好了就要运走派上用场。 修长城和烧制兵马俑需要很多资金,这个资金由各国富豪捐助。秦灭六国刚统一中原时,为了便于管理,圣帝尊把六国豪强贵富共十二万户迁到首都咸阳,以便于监视和控制,顺便向他们募捐资金。这时,月球上报告圣帝尊,“寻人器”发现最为匹配的信号从四川移动到了咸阳。于是圣帝尊开始留意从四川来咸阳的富豪,他发现寡妇清非常特别。是她吗?不太像啊,但是偶尔会散发出外星人的“气息”。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寡妇清的养女就是转世为人的圣星人——广寒婵娟,俗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是此刻圣帝尊并不清楚。圣帝尊为了搞清楚,单独接见了寡妇清,近距离观察以后,他有了肯定的结果:不是!还需要继续寻找,不过好在不会像以前一样大海捞针了,因为可以肯定至爱就在咸阳城内。 《史记》记载“秦始皇”免去了寡妇清所有的君臣礼节,让她和自己平起平坐,共议天下大事!见过无数大场面的寡妇清依然受宠若惊,当听说“秦始皇”要修筑万里长城时,寡妇清大义凛然,几乎倾其所有,给其他富豪做出了表率。 一天,“秦始皇”召集诸臣开会讨论。讨论什么内容?当时六国刚经历了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民间有好多五花八门的书,质量参差不齐,国家统一后这些书的流传速度更快了、流传范围更广了。好比后来网络时代网上信息很多很乱,容易让一些不会分辨是非的人产生幻觉,对人的精神会有不好的影响。 《山海经》是本好书,可以让人了解地球,但《奇门遁甲》这类书中涉及到不适合当时人类社会的高科技,如果人类掌控不了,到了坏人手里就容易出事。像鲁班一样个人动手做点书中的全自动机器人玩具没什么大碍,就像木牛流马传到后世也只是运输工具,但是批量地做一些攻城武器,尤其是瞎读天书乱念咒语动动嘴皮就能打胜仗那是不允许的。书中有些咒语类似于呼叫圣星人的空中支援,凡人称之为“呼风唤雨、撒豆成兵”。 还有些书,有反动言论,更不适合老百姓看,因为有很多人是没有头脑的,极易受人蛊惑。所以在大秦帝国建立初期,老百姓只能有一个信仰,如果信仰多了就会乱,就会出神经病,所以高层要严格审核哪些书可以让普通老百姓看,哪些不可以看。在这之前,要想个办法先不要让老百姓接触书。 有一个叫李斯的大臣平时很会察言观色,他启奏道:“现在天下统一,统一货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