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悔不当时留住 (第2/2页)
他军功和资历混到那一天,可能黄巢都不用打,自己就老死了。 张寻正式拜了干爹,被赐名杨守宗,跟杨守亮成了兄弟。但是他在邓州军的高层会议上,明确告知手下,对他的称呼不许变,如果听到谁喊他杨将军,立即抓起来打板子。 一年中最冷的时节终于过去了。 余生镇东头的一座野渡上,张寻正凭依阑干,呆呆的望着河面。每当心中有解不开的事,他就爱到河边看水。似乎这逝者如斯,能够将他的烦恼带走。 阴云越来越厚重,白昼彷如傍晚,狂风吹得野渡咯吱作响。 “将军,快回吧。看来要有大雪了。”贺齐劝说道。 “不对。你听。”张寻指着远处的山峦。 贺齐细听,似乎传来了殷殷之声。 “要下雨了?” 贺齐的话音刚落,一滴雨点就落在了他的额头上。中和二年的第一场春雨,就这么不期而至。 贺齐在野渡中四处找寻,也没有找到挡雨的蓑笠。 “将军,快到亭子里来,雨越来越大了。” 张寻却仿佛没听见一样,反而张开双臂,仰望天空。雨水滴滴答答落在他的脸上。 “这雨竟然是暖的。”张寻说。 小雨淅沥沥的洒入滚滚的渭河,激起成片的涟漪。张寻在雨中随口吟道: 依稀记得初相遇。 便只合,长相聚。 何期乍承欢,变作离情别绪。 况值阑珊春色暮。 对满目,小雨淅沥。 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 一场寂寞凭谁诉。 算前言,总轻负。 早知恁难拚,悔不当时留住。 其奈风流端正外,
更别有,系人心处。 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贺齐听了,心想将军原来是思念心上人了。故而不再相劝,任其淋雨。 其实张寻想的是赵东阳。但他此时此刻,更想见到的竟然是李暮。这小子不在身边,他竟然连个说说知心话的人都没有。 这时身后哒哒响起马蹄声,张寻回头一看,是黑齿暖男。 黑齿行到野渡亭边,翻身下马。张寻问他何事。他吱吱唔唔,竟然从马背上的背囊中取出了一领蓑衣和斗笠,递了过来。张寻心中称奇,这小子何时竟有这等心思了? “你大老远来,就为送这个?” “呃……”黑齿一时语塞。 张寻一看,心说这小子果然还有别的事。 “大白想劝将军,不要去西川了。” “为何?” “此去西川,不远千里,一去一回,就要两三个月,将军就放心把弟兄们丢在关中吗?” 原来是为了这个。看来军中应该不止黑齿暖男一人有这样的想法。 张寻笑着说:“怎么,你们是吃奶的孩子吗?还丢不下了?” “自然不是!我就说没问题的,可是……”黑齿暖男说了一半竟然不说了。张寻笑问可是什么。黑齿却道:“我知道将军最近因何事忧虑。蒲津关的邸报我们也都看到了,但是,我相信赵将军,哦不,子晨哥,他一定不会负了将军。他一定是有他的苦衷的!将军您去西川,还不如去一趟河中。找机会偷偷约出子晨哥,只要他见到您,肯定就会脱离贼窝,回到咱们身边……” “大白!” “欸?” “这些话是谁教给你说的?” “裴仲。” 黑齿暖男竟然一问就把裴仲招了出来。张寻点头道:“我就知道你说不出这些话。” 这时,忽然河面出现了一叶扁舟,直奔这野渡驶来。遥望过去,船头立着一人,好似白有庆。张寻拍手道:“终于等来了!”他还以为去西川之前收不到赵东阳的回信了呢。 当然了,为了安全起见,信的原件已经让白有庆烧了。他不得不像个“人rou复读机”似的,当面给张寻重复一遍信中的内容: 蒲津关一战,也是形势所迫,不得不胜。我总不能眼看着手下去河中送死吧?况且我又没读过多少书,那些具体的战斗结果,我哪记得清楚?只不过凭直觉去做罢了。说好的事,我不会变。但你要因此误会我。我也不想说什么。来日方长,走着瞧吧。 “走着瞧吧!走着瞧吧。走着瞧吧……”白有庆不停的变换语气,重复着最后一句。 “白有庆你干什么?”张寻问。 “呃,我有点记不清最后一句的语气了。” “白纸黑字写在纸上,能看出什么语气!好了,你能保证一个字不错吗?” “能。” “那就没你的事了,辛苦了。黑齿暖男!”张寻大声唤回避到远处的黑齿。“你回去告诉裴仲,无论如何,不许去河中!就守在武功,等我回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