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8章 新版上源驿事件 (第1/2页)
隆冬时节,大雪纷飞。汴洛驿道上行人断绝,就连飞鸟也不见一只。 由于雪深盈尺,车辆难行,天宋军不得不停止行军,在一处名为“十里铺”的驿站躲避风雪。驿站内空无一人,只有残屋几间,断壁半堵。 赵东阳披着斗笠,独自坐在屋脊看雪。雪片簌簌簌的落在他的身上。他一向喜欢下雪天,会让他有一种回到家乡的感觉。然而这一次,铺天盖地的大雪却让他有些烦躁。 “在想什么?” 一个声音忽然从背后传来。他回头一看,一个笨拙的身影刚刚攀上墙头,正要往屋顶上爬。由于瓦片上积雪湿滑,那人努力了几次,也没能上来。赵东阳忍不住笑了。 “笑个鬼呀!还不过来拉我一把!”王析怒吼道。 赵东阳把手伸了过去,一把将红颜参军拽了上来。 “喂!你轻点!”王析感觉自己都要飞起来了。 “你不该上来。”赵东阳说,“外面太冷了。” “你当我愿意上来啊?有正事找你呀,又找不到人!” “什么事?” “过了十里铺,郭言他们就该往柘城去了。你又不下命令,他们等得着急呀。” “哦。”赵东阳望向东方,开封城的方向。“我还没想好。” “没想好什么?” “给朱温多少。” “不是已经决定献上一成吗?怎么又没想好了?” “嗯。”赵东阳欲言又止,“两成吧。告诉郭言,留下两成。其余的都带走。雪停就出发。” 赵东阳没能说出口的,是他极力想埋藏在心底的愤愤之心。他觉得以自己的豁达,不应该对这件事心存芥蒂,然而有些情绪就仿佛本能一样,只能掩藏,不能消灭。 “唉!三年了。” 王析本来已经转身要走,听见赵东阳的叹息,很是奇怪。赵团长多愁善感的时候可不多。 “什么三年了?” “从我走出家门,闯荡天下那天起,整整三年了。” “喔。那又怎样?为什么要叹气?” 赵东阳沉默了一会。忽然说道:“没什么。只是感慨时间过得太快罢了。”说完嗖地纵身一跃,竟然从丈余高的屋脊上直接跳了下去。 王析吓得尖叫一声,还以为赵东阳想不开自尽了。结果往下一看,赵东阳拍了拍身上的雪,好似没事人一样的走了。 虽然赵东阳与王析几乎无话不谈了,他还是不想把自己真实所想说出来。怎么说呢?说自己看到从前的兄弟如今已经贵为节度,坐拥四州,心里不平衡?还是说自己看到从前的手下如今手底下的兵都比自己多,心里有落差?他说不出口,这种心理实在是太小家子气了! 我一定要比别人更努力!赵东阳暗下决心。 经过数天跋涉,赵东阳终于在中元节之前赶回了开封。战争终于结束了,汴州再也不会受到巢军的威胁,城中一片祥和之景。 然而,赵东阳却从别人的目光里,察觉到了一丝异样。 赵东阳有种不好的预感。当初五千巢军兵临开封城下,是他的天宋军击溃了敌军,解救了开封百姓。现在他得胜回来了,即便没有夹道欢迎,也不应该是这种戒备的态度啊?城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赵东阳没有贸然去见朱温。而是找了个借口,驻军在了城南的繁台。他决定先静观其变。 当天夜里,赵东阳收到了义弟李唐宾送来的密信。看完之后,他愤怒的将信撕成了碎片。 “发生什么事了?”王析急切的问。 “是朱珍。”赵东阳恨恨的说,“他不仅抢了我们的功劳,自称是他击败了黄钦。还向朱温告了我一状,说我不听节度,擅自出击。” “没想到朱珍这么卑鄙。那节度使是什么态度?” “唐宾信中没说。想是他也不知道。不过节度使像是已经对我起了戒心。不然不会到现在都没有召见我。” 王析听了,没有说话,而是急匆匆摊开笔墨纸砚,开始研磨。 “你要做什么?” “我要写一封详细的战报,揭穿朱珍的谎言!” “算了。” “什么?” “算了吧。没用的。” “怎么会没有用?黄钦是我们击败的,有我天宋军所有将士作证,当天的战斗,开封城中的百姓也不会没有耳闻。这件事,只要节度使稍稍辨别,就能知道谁说的是真话,谁是在撒谎!” “那又怎样?节度使会因此而惩罚朱珍吗?朱珍会因为他的谎言被戳穿,就羞愧得无地自容,改变对我的敌视吗?以后他就不会在背后使坏了吗?” “当然不会,但是……起码……总之这事我咽不下这口气!” “我也咽不下这口气。我说‘算了’,并不是要忍了。只是在谁击败黄钦这件事上,我不想浪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