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7章 朱瑾的恐惧 (第1/2页)
天平军的首府,郓州城。 城垣焕然一新,显然是刚刚修葺过。两年前的战争痕迹已所剩不多。唯有城西一座荒凉的土山,还能让人想起当年那一幕。那一年,魏博军几乎荡平了郓州城外的一切。数次通过隧道攻入了城内。这座土山,就是从地下掘出来的土堆成的。 如今,城里城外一片祥和。郓州百姓们的日子虽不能算作富庶,但好在安定。硝烟似乎已经远离了这片土地。 但是远方,仍然会传来战争的消息。 “哥,为什么要帮汴州人呢?当初韩简打咱们,汴人可是理都没理咱们。” “瑾郎,不可以这么想。如果人人都像你这样,天下怎么可能会太平?” “哥呀!咱能管好郓州的太平就不错了。还能管得了全天下的太平?” “天平军,天平军,天子为何要给我们赐号天平军?不就是取天下太平之意吗?虽然我朱瑄暂时无力管全天下的太平,但咱郓州周边的太平,我不可能坐视不管。” “哥!那朱温……” “好了瑾郎,不要说了!你如果不敢去,就留下守城。为兄亲自将兵去援汴州。” “我……。哥,我去。” 还是哥哥最了解弟弟。朱瑄的一句激将,让朱瑾没了诸多借口。 说句实话,朱瑾的确没有把握能击败人多势众的蔡军。遍数中原各路诸侯,能够阻挡住蔡州军征讨的步伐的,只有邓州的忠义军。 然而,强盛的忠义军也只是挡住了蔡军的进攻而已。当今天下,敢主动向蔡军发起进攻的藩镇,还没有出现。天平军节度使朱瑄,要做这第一人。 而这个重担,则交给了朱瑾。 朱瑾有理由害怕。毕竟,他才只是个十七岁的少年。 “哥哥,你果然还像过去一样。”朱瑾骑在马上,思忖着:“总是让我去做我力所不及的事情。就好像十年前的那个冬天。” 七千人,这是朱瑾这辈子指挥过的最多的军队。行军、扎营、埋锅、造饭、搭桥、涉险……还没有遇到一个敌人,一桩桩一件件琐事就已经挤满了朱瑾的脑袋。他感觉自己头都大了。真没想到,做一个主帅,竟然有这么难。 尚在行军途中,就已经有力不从心之感了,万一遇到敌人,大脑会不会突然一片空白?朱瑾突然有些害怕。那种害怕的感觉,十分熟悉,就好像十年前的那个冬天。 “报——!将军,前方十里,合乡县西郊发现了敌军的踪迹!” “总共有多少人?” “先头部队大概在千人左右,总数尚不清楚。” “敌军主将是何人?” “尚未知晓。” “再探!” “喏!” 合乡,已经是天平军与宣武军的边界了。在这里遇到的敌军,只有可能是正在围攻宣武军的蔡州军。朱瑾的心跳猛然加速,属于自己的平生第一战,终于就要开始了! “全速行军,在合乡设伏。我们吃掉这支敌军!”朱瑾下了自己的第一个命令。 “瑾郎,谨慎呐。这有可能是敌人的诱敌之师啊!”副将康怀英规劝道。 朱瑾皱了一下眉头。他单独指挥军队的第一个命令,竟然就有人反对。他的心情十分不爽。“瑾郎也是你叫的?如果你不敢去,就留下来守辎重好了!” 康怀英不敢再有什么言语。七千天平军急速行军,赶往合乡。 其实康怀英的担心是正确的。此时合乡西郊,只有一千老弱残兵。正是蔡军主将秦宗言的诱敌之师。 秦宗言是蔡军主帅秦宗权的弟弟。虽然同样是弟弟,他可比朱瑾经验丰富多了。常年的征战,让他总能先于对手布好棋局。 天平军一离开郓州,蔡军就收到了消息。当时秦宗权就判断,他们是朱温叫来的援军。为了消灭这支冒冒失失的援军,他派出了自己最器重的弟弟,秦宗言。并给了他一万人。 经过半日急行军,天平军终于到了合乡。这一路上,朱瑾反复的思考,权衡,变得冷静了很多。临敌前,他对副将康怀英道:“兵法云以正合,以奇胜。我军也需有正奇之分。我带三千步军,为正军。从正面攻击敌人。你领两千马军,为奇军,暂时按兵不动。” 康怀英道:“那我应该何时出击?” “如果我能顺利击败这一千敌军,你就不必出击了。只准备好打扫战场就是。但是万一真如你所说,敌人只是诱敌,后面还有伏兵。待敌人伏兵出时,就是你这支奇兵派上用场的时候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