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驱狼吞虎之计 (第2/2页)
寻独自摊在长榻上,神情很是萧索。没想到,打一个河东,就如此困难重重。这多少有些出乎张寻的意料。 他一直以为自己把忠义军经营得不错,盐业贸易、军工贸易都是财源滚滚。长时间的安定也让邓州的农业一直是丰收再丰收。他真的没想到,到了大笔需要钱粮的时候,竟然会拿不出来。 原来势力发展得越快,反倒越缺钱。因为用钱的地方也会越来越多。难怪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喜欢搂钱,都是缺钱缺怕了。如今需要张寻直接cao心的,还只有忠义、天佑、河阳三镇,如果再发展下去,真不知还会窘迫到什么地步。 唉!河东这一仗如果能打赢还好说,要是打不赢,可就亏大了啊! 张寻正在胡思乱想着,忽然听见有人敲门。张寻喊了声进来,一看来人竟是施惊墨。 筹粮的事,张寻本来没打算找这个大特务头子。毕竟要打河东,需要踏白司cao心的事情还有很多。不过没想到,施惊墨还是听说了。 “九哥,剩下的几千石粮草缺口,您打算怎么办?” “说实话,还没想好。” “属下倒有一个办法。” “哦?还不快说?”张寻一骨碌从长榻上坐了起来。 “常言道节流不如开源。咱们忠义军的潜力也就这么大了,要想获得更多物资,只有开源一个办法。” 张寻一听,大概明白了施惊墨的意思。遂问:“你想打哪?” 施惊墨往南方一指,道:“荆南。” 荆南,紧邻天佑军,可以说是张寻的邻居。有荆州、复州、峡州、归州四州之地。以荆州为治所,又名江陵府。江陵乃鱼米之乡,水网纵横,土地肥沃,人口稠密。自从中和初年起,这里就没有遭受什么战乱。可以说是一个富饶之所。
当然了,江陵今日的富饶,得益于忠义军在北边起到的屏障作用。在张寻穿越来的那个位面的历史上,秦宗权曾派兵围攻江陵多年,最终攻破江陵时,城中已经仅余十七户。可见战争摧残之甚。多亏了张寻,现在的江陵还完好得像一个处子。 自从得了襄州之后,张寻也曾想过向南发展势力。不过接连遭遇朱玫之乱和河阳、蔡州之战,荆南一直也没能排上张寻的议事日程。 但施惊墨此时提起荆南,张寻却是一脸质疑的表情。 “筹粮恰恰是为了用兵。难道打荆南就不费钱粮了吗?再说了,你敢保证荆南能有大量的存粮?” 施惊墨道:“从襄阳走水路,三四日就可到荆州。此战只要能速决,收获就一定远远大于支出。” 张寻知道施惊墨说得有理。荆南并不遥远,兵力也没有多强盛。无论是从兵力、装备、作战经验,肯定都跟忠义军不在一个档次。只要准备充分,胜算其实很高。所以张寻其实并不担心战术上的问题,他更在乎战略层面。 “可是,荆南节度使张瑰一直与我们交好。朝廷方面也过得去,年年不少贡赋。又不曾侵扰四邻,咱们恐怕师出无名啊!” 施惊墨笑道:“只要九哥您拍板。我保准让咱们师出有名,而且,还是义师!” “喔?”张寻一听乐了,“那你说说,你究竟打算怎么做。” 施惊墨在张寻身边耳语几句,张寻听了,连连点头:“放手去做吧。只要第一步能办到,我保证出兵!”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时间就到了龙纪元年正月,一天张寻忽然接到报告,说荆南节度使张瑰,紧急向忠义军求援。张寻抚掌笑道:“好个施黑子,这事竟真让他办成了!” 原来,施惊墨的办法,就是煽动归州刺史郭禹,进攻荆南。这叫做驱狼吞虎之计。 郭禹本名成汭,原本是荆南军中的裨校,当初张瑰诛杀荆南节度使陈儒之后,成汭惧怕受到株连,就跑到了归州,自称刺史。虽然名义上还受荆南节制,实际上已是独立。所以张瑰和成汭之间几年来虽然没有刀兵相见,却一直是暗中较劲的敌人。 施惊墨早就掌握这个情况。于是向归州派出踏白,四处散布流言,说张瑰打算进攻归州。又派人重金贿赂了成汭的亲信大将赵武,让赵武劝说成汭先下手为强。成汭果然中计,于十日前,亲率归州兵五千,顺流东下,进攻江陵。归州军由于是突然袭击,荆南无备,很快就连下峡州、宜都,兵抵江陵。张瑰自知难敌,又因一向与忠义军交好,遂第一时间向邓州求援。 张寻接到求援信,一刻都没耽搁,立即发兵荆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