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界生死劫_第六十一章:建国前的准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建国前的准备 (第1/2页)

    这天,李航见事情都已经办完,又耽搁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自己应该离开了。随后,与李莫愁告辞,离开了姑苏,直接向东而去。当然,在这时也激请过移花宫转移到海外,必定中原大地要很快就陷入蒙古的统治之下,对于所有汉人来说,都是一场灾难。而李莫愁的答案也是考虑一下。必定,自己弟子们有许多都是有家室的人。这一转移,人数绝对不少。另外,也终于劝动李莫愁回古墓一趟。

    姑苏离着海边已经很近,不久就到了明州。随后,坐船一路南下,先到了台湾。几年没来,台湾这词已经被人们渐渐接受,不再一直称呼为琉球。而且也是大变样,有了几分世外桃源的样子。并且,对台湾也有了归属感。这几年,通过移民,,收编原本自己移民来的人员,鼓励生育等政策等方法,使得整个台湾已经有人口达到了四十余万人口。其中,原著居民仅仅是七万有余。其他都是通过移民以及自然生育的人口,这其中,还有十万左右人口,无法自给自足,很大一段时间需要政府接济度日。按计划,还要五到六年才能完全自给自足,可能还有少量结余。整个人口都分布在台湾西部,沿海一带。并且顺着台北城向南,没隔百里建设一座城池,目前一共建设好的就是三座,还有一座正在建设之中。而且开始于大陆做海上贸易的人员通商,他们也开始真正把台湾这词用到自己海图之中,不再叫琉球岛。李航听道台湾人员如此说,终于知道了他们的意思,想要把台湾升级成,成为台湾省,利用海外大片领土,真正的建国,使得自己真正独立与南宋之外。随即,李航安抚了众人情绪,让众人想想自己意见,并准备好地方。与其他地方的最高长官一起开会商量此事情。到底什么时候建国,国家建设后应该怎么管理,建国前做哪些准备。

    与孙志云他们分开后,李航又马不停蹄的向着山区走去,哪里藏着李航最为期待的各个研究所。而且,最近几年,黄药师不止一次送来抄写好的资料。李航真想看看,自己离开后,他们的研究成果到底怎样。

    李航首先到的是化工研究所,当时走的时候,他们刚刚组建完毕,煤炭研究才刚进入正轨。等李航了解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后,感到很是欣慰。首先,通过研究,可以煤炭焦炭化,并把回收铵的办法研制了出来。虽然回收率低了一些,但是如果用来研制化肥足够了。并且,硫酸铵与磷酸铵已经能够完全生产,至于所说的苯,只能得到粗苯,若想深入再加工,现在的基础条件打不到,只好用玻璃罐子密封保存。另外,煤气的制作也已经完成。不过,对于储存,却遇到了麻烦,主要是煤气柜的密封条件达不到,至于压力表到没问题,可是导管的制作又遇到了问题,还是密封不好。如果密封好的话,又需要的成本太高,不合算。现在正在进行橡胶应用的研究,而且有了眉目,估计很快就能用的到橡胶管,橡胶轮胎等。

    随后,李航到了武器研究所,这时李航下的本钱最大,用的心血最多的一个研究所。不过,他们也到没让自己失望,李航在这里终于听到了几个重大好消息。第一个是,他们通过与化工研究所的合作,终于把大规模生产硝酸钾的办法实验出来了,而且已经开始寻找地址,进行生产并储存。自然,黑火药的量产也就不成问题。第二轻武器中的步枪已经能够规模生产。尽管只有一战水平,半自动。而且仅仅只能装五发子弹。可是,对付骑兵,绝对是利器。当然,至于手雷,地雷也有了成果。只是碎片数量不能保证,只能炸成四到六片。再多,现在加工工艺可以达到,但效率就成了问题。第三个好消息是武器生产厂已经正式投产。每天可以组装好三百二十多条步枪,五千多发子弹。由于蒸汽机的应用,枪管已经开始机械化生产,其中枪管等零件的压制的都用机械。但其他方面,还需要手工。因此,制约武器发展的主要是人手不足,原料不足。至于解决办法,李航与他们谈了下。只是现在许多办法都无法实现,只好放弃!

    至于另一个研究所,李航也看了看。只是感觉很是零散,成果现在也仅仅出了个蒸汽机,现在研究的项目很杂,但总体来说就三样。一个是基础工业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