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界生死劫_第六十四章:再上华山遇七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四章:再上华山遇七公 (第1/2页)

    东北之战,牵扯甚广。因此,此次领军人物为大帅黄药师。首先,令先锋孟珙兄弟——孟璋为先锋,率领正规军两万余人,乘坐舰队船只八百余艘,直接做船向辽阳府管制下的三山浦(今天的大连)出发。利用先进武器,占领一块根据地,随后率领剩下十万军民,开铺战场。从而达到北到松花江,南到山海关,东到大海,西到大兴安岭的为新根据地的目的。另外,利用此围魏救赵的计划,支援襄阳抗蒙古。随之而来的就是连年征战,李航与其他将领也不在扩大地盘,一方在此发展各个行业,转移人口,扎好根基。一方面,把此处当成了练兵之地,于襄阳南北呼应。而这时,正是南宋淳祐三年年初。至于李航,更是坐不住,直接先去了趟临安。

    这次李航前去临安,非常高调。先是从台湾坐船一路北上,到达杭州湾后,从战舰上拉出一艘软式飞艇,然后乘坐飞艇向临安而去。李航乘坐的飞艇是最近这两年研究后最高的科技成果之一,此飞艇被那些工程师们称为木鸢号。之所以把此飞艇命名为木鸢号,为的就是纪念传说中鲁班做出来的木鸟。当然,现在的木鸢号早已经强过了传说中的木鸟,但还是不想改变他的纪念意义。

    实际上,澳大利亚的工程师们已经能够生产的悬臂式机翼战斗机,当然,这也是参照一战期间,有荷兰飞机设计师福克为德国空军所制造的时速213公里的福克Dr-I三翼机而制作的飞机。当然,为了其续航能力,以及载重量。特意对其进行了改造。这也造成了航行速度的下降,当完全生产出来的时候,时速只有197公里。不过,对于没有制空权的其他国家来说,这样的飞机足够应对轰炸、搜索等任务。当然,由于飞机的航行半径一直是个问题,暂时还无法解决,所以,这次李航出行,乘坐的是刚刚下线的新式飞艇。

    此飞艇由巨大的流线型艇体、位于艇体下面的吊舱、起稳定控制作用的尾面和推进装置组成.。艇体的气囊内充以密度比空气小的浮升气体氦气,借以产生浮力使飞艇升空.吊舱供人员乘坐和装载货物.尾面用来控制和保持航向、俯仰的稳定。而且,此飞艇长达到了195米,在不影响飞行与制空三天三夜的情况下,载重量也达到了七吨。因此,完全有了实战能力。这次,李航之所以如此高调的乘坐飞艇去临安,一方面是为了速度快,必定,平均速度已经能到到55千米的时速.另一方面,是向宋朝显示自己实力,达到别的政治目的。最后,等完事后,还要去趟襄阳,参加一次实战,检测飞艇的实战性能。这才有了这次高调的访问临安。

    淳祐,是宋理宗赵昀的第五个年号。此人原来的时候,尊崇理学,纵情声色,这个时候也是刚刚亲政不久,正励志中兴之时。虽然李航对于理学中的存天理、灭人欲,天理构成人的本质,在人间体现为伦理道德“三纲五常”。“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相对立等观念不赞同。但对于其中其他观点还是支持态度的。比如:力学认为,由于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所以万物“之所以然”,必有一个“理”,而通过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可以达到认识真理的目的(致知)。再比如: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cao、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再加上李航提前向朝廷递交了国书,里面提到李航会做飞艇而来。所以,当李航乘坐着飞艇到达临安之时,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恐惧,但也真正达到了万人空巷的场景,更让那些官员们知道了在大海哪面,还有个汉人组成的朝廷,而且强大无比。

    这时两位帝王的第一次见面,也是最后一次见面。等三天后,李航走出皇宫,乘坐飞艇赶往襄阳的同时,两道圣旨也也分别向着四川和襄阳而去。一份圣旨的意思是给川蜀之地的官员,意思是:中华帝国以一倍税收的价格,借四川五十年。在这五十年内,中华帝国对于川蜀之地的官员有着升调之权,如果官员不合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