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五章:登基大典 (第1/2页)
等李航带领众人返回台中之时,离登基大典仅仅还有一周。时间虽然紧迫,可是,对于这些以新式思想武装起来的人们来说,时间也到足够。必定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准备建国之时,就对登基大典开始了策划和准备。 这次蒙古攻城,根本没能到城里闹事。又有李航坐镇襄阳,在蒙古攻打襄阳之时,兵没有什么高手进入城内,因此也就让怀孕期间的黄蓉得意安心养胎,等待生产。这样一来,使得郭襄和郭破虏两人没有提前出世,直到一个月后,众人回到台湾,两人才出世。出世那天正好是众人登上台湾后,过了段时间这才出生。时间成了三月二十四。 登基大典实际上就是个仪式,就是个向世人宣告一个消息,那就是一个新的国家象征出现了,新的领导班子成立了,你们都要乖乖的听话,好好的努力为新帝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另外确立名分,就跟现在社会,搞结婚仪式一样的道理。还好,在这之前已经确定了国号,有了自己的疆域,制定了新的规章制度,组建了自己的政府机构。到时候颁布个年号,定下国旗国歌,祭拜天地即可。当然,后来与众位大臣经过商量,又加一些华礼的内容。这才完全确定下来登基仪式的过程。 所谓的华礼,其实就是包括坐姿、行姿等一系列人在不同场合不同状态下的仪态,其中女人怎么做,男人怎么做,在什么场合怎么做等等,都有要求。宋朝华礼中本来就不讲究下跪,更多的是玩鞠躬跟拱手礼,因此,到也不是很繁琐。 另外,经过李航坚持,军人无论见到谁,一律是军礼。至于社会交往与同僚见面的礼节,依然是按大家习惯;同辈、同僚之间都是抱拳拱手礼,晚辈对长辈。那就是鞠躬加拱手礼。面对上司,平时的场合就是拱手礼,正式场合就只双手贴大腿外侧进行鞠躬。阶级差越大,鞠躬的幅度越大。其中只有面对皇帝的时候,无论什么身份,都必须是九十度鞠躬,其他时候都不需要九十度弯腰,也就是说九十度弯腰是最高礼节,也只能对帝王行这个礼。 下跪礼也保持下来,当然,此理只有在正式场合,面对皇帝、父母时,或者特殊节日祭拜先人的时候,才可以行下跪礼,平时严禁下跪。李航虽然已经习惯了宋朝生活,可是现代人的思维依然占据着自己思维的主导,一直坚信,‘男儿膝下有黄金’这句话。所以才在平常废除了跪拜之礼。 台湾的十二月份,属于凉爽的“冬季”,与大陆长江下游的秋天相仿。当然,就算这样,李航感觉气温也在要在十五度以上。登基这日,老天爷很给面子,阳光明媚,照在人身上一片温暖,也没有夏季那么耀眼。 涂易看着不远处那个伴随着清脆的钟声,一步步走上有五色土所建造祭台的身影,打心里充满了温暖和喜悦之情。回首这十多年来的经历,感觉犹如梦中一样,难以置信。 涂易本来是金国大内皇宫里的太监。南宋与蒙古一起攻破金国都城后,趁着当时混乱,有许多太监宫女一起逃了出来。涂易回到山东老家的乡下,开始过自己的生活。由于是太监,就算回到村子,人们对他也是敬而远之。后来荒乱不断,就在快饿死的时候,被正趁乱转移人口的一位船长所救,辗转来到了台湾。这个时间,正在建设台中这座皇城。自己不会手艺,也不擅长种地,见到修建的是皇城,带着忐忑的心情给这里的政府人员说了下自己的情况。没想到,当时办公的人员正是这位陛下。到现在还记得,这位陛下听到自己情况的表情。不是厌恶,也不是嫌弃,更不是虚伪;当时就愣楞的看了自己一会,满眼的吝惜之情。当时对自己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种事情不用不好意思,也不要往心里去,到了这里也不用自卑。你们也是人,也都是这世道不好,把你们害成这样。这世间,就不该存在宦官这样的制度。希望你以后好好的生活。”后来陛下专门放下手中的事物,处理自己这样的事情。并且,还专门让自己统计三地人群中自己这样的人,更是出资建立了一个个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