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举重若轻的相问 (第2/2页)
那些等候的官员所的,苦主三代人都几乎折在这人手里,让人问个清楚也可以理解。 但问归问,怎么就越俎代庖了? 还定罪问斩都出来了。 众人的视线飘忽看向坐在其中的一个男人,这个男人五十左右,形容精瘦,此时神情肃穆看不出喜怒。 这就是太原知府马升之。 这次的事是他主导的,但自从进了牢房以后,他就没有再过话。 现在亦是如此,并没有轻咳或者句提醒注意分寸的话。 他不开口,其他官员也都收回视线不动了。 方承宇神情依旧,似乎根本不觉得自己的多不合适。 “你不用觉得这话合适不合适。”他看着李县令微微一笑,“你只需要知道这件事我们能不能做到就足够了,到现在为止,我们做出这么多事,大人你心里多少也有个谱了。” 罢后退几步。 “闲话不多,李大人,这么你是在二十多年前就盯上我们方家开始筹划了是不是?” 听方承宇这么,方老太太从椅子上坐直了身子。 “随便你。”李县令不咸不淡的道。 方承宇也不在意他的装死。 “我拿到了你的履历。”他道,似乎在思考也似乎在叙述,“你二十岁中了进士,先后出任鲁亭主簿、台州参军、庆阳知县、安阳知县、登县知县、卫辉节判。”
他流畅的着,同时伸手在面前轻轻的着,最后了停下。 “到现在阳城知县。” 一官任三到五年,这几处轮换下来二十几年就过去了。 “而且你历任的地方仔细的看起来都是在河南山西这里打转。” 方承宇手比划了一下。 “也正由此你结识了河南武将王才均,也就是王江的伯父。” 听到这里李县令笑了。 “你把我的履历研究的很透,但那又如何?我跟你们家也就是来到阳城后才结识的,也正如你所,我历任这么多地方,结识的人多了去,文武混杂,地痞无赖众多,这有什么问题?你问问在座的官员,哪个不认识一些武将?”他道。 方承宇对他摇头。 “不,不,这些都没有问题,如果非有问题,就是别人都汲汲营营的升迁,而你这么多年汲汲营营的却是留在这一片地方。。” 他伸手再次画了一圈。 “离我们方家附近的地方为官,二十几年从未变过。” 李知县笑了要话,方承宇摆手制止。 “我知道,这些都没问题。”他道,再看向李知县,“这二十几年你从来没有跟我们方家有过任何的牵涉,除了有一年。” 有一年? 在场的人都看向方承宇。 “你有一个表姐夫曾任东平知县,在永显三年到永显六年,那时候你任台州参军,恰逢丁忧。” 他看着李县令, “你就是在这时候盯上了我曾祖父吧。” 方承宇的曾祖父就是东平县人,三十岁时离开老家来山西。 李县令哈哈笑了。 “这跟我有什么关系?难道我表姐夫做过你们方家祖籍的县令我就该跟你们有深仇大恨?”他道,“你们方家是被害妄想症了吧?看谁都是害你们的人,你们问问,这在座的官员,或者他们的亲族朋友,有没有跟东平县有过关系的?” 这的确太荒谬了,在座的官员响起低低的议论。 方老太太看着方承宇有些担忧又有些不安。 方承宇面色依旧温和,看着大笑的李县令。 “永显五年,你到过东平县。”他道。 “笑话,难道我不能去吗?”李县令冷笑。 “九月十八,你在伏牛山。”方承宇道,“你看到了,对不对?” 此话一出口,方老太太猛的站起来,李县令也终于色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