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六章 惹人烦的他人事 (第1/2页)
老天真是没公道。 宁三夫人将扇子扇的呼呼响。 “还舍命救天子。”她说道,“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宁四夫人盘坐在炕上虽然没有扇扇子,但却是摆着手帕。 “胡编乱造漏洞百出。”她说道,“真是荒唐可笑。” 坐在炕桌另一边的宁大夫人神情依旧平和,眉眼反而更添几分慈爱。 “可倒也是因果有报佛助善心人。”她说道。 “大嫂。”宁三夫人不满的喊道,“善心人,哪有什么绝对的善心人,她们对天子善心,对咱们可不会有什么善心,你看看她们做的叫什么事。” “杀人搜城就差放火了。”宁四夫人补充道,“难道皇帝的圣旨就是让他们用来这样嚣张的吗?” “不是为了找人嘛。”宁大夫人柔声说道,“家里的孩子走丢了,大人难免着急。” “是啊,不过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夜不归宿。”宁四夫人在十五岁上加重语气,“就能闹得满城风雨,如狼似虎的搜城闯户。” “这些事大哥给二哥说了吗?方家这样的行事必须告诉皇帝知道。”宁三夫人说道。 她们说到这里时宁大老爷进来了,身后还跟着宁云燕。 几个月没出门,在院子里做针线学管理家事,她整个人看上去圆润了很多。 也看上去有些无情打采呆呆的无趣。 进门后对母亲和二位婶娘施礼,一语不发的站到了一旁。 “这件事怎么能让二弟说。”宁大老爷皱眉说道,“这种事也用不着二弟说,锦衣卫们太原府都会上报的。” “那都过去这么久了,怎么上上下下一点动静都没?”宁四夫人说道,“锦衣卫们怎么这次乖的跟猫似的?” “那自然是皇帝陛下不让有动静了。”宁大老爷说道,“这还用说。” 这当然不用说,宁家的女人们也不是蠢的猜不到,但确认了这个事实,还是愤愤不已。 “真是没天理了。”宁三夫人说道,将扇子很恨的摇着。 “你们也不用嘲笑方家这故事胡编乱造的可笑。”宁大老爷说道,在椅子上坐下来。 宁云燕立刻斟茶端过来。 宁大老爷接过喝了口。 “这故事是为了让百姓们听的,自然符合他们的口味,古怪离奇。”他说道,看着宁大夫人,“因果循环,善有善报,有神佛有天子,有惊险有化险为夷有不为所求有意外之报,曲折离奇才引人,这故事才能传开,至于漏洞荒诞,百姓们才不管呢。” “那官老爷们也不管啊?”宁三夫人说道。 宁大老爷笑了。 “官老爷当然管了。”他说道,“他们只需要管这圣旨是不是真的就足够了,至于圣旨怎么来的,私下可以问,可以议论,难道还能提出质疑吗?那可是先帝时候的事。” 他再次饮了口茶。 “陛下可是个孝子。”他意味深长的说道。 皇帝当初登基是临危受命,且很有非议,据说是迫于对先帝的孝顺才同意的,要不然当时就自尽以明志了。 既然方家说这是先帝所赐的圣旨,皇帝怎么可能质疑。 再说,也已经验证过,的确是先帝的手笔和玉玺,且造记在册。 宁三夫人和宁四夫人对视一眼,有些不平又无奈。 “那这方家还真没人能惹了。”她们说道。 “能不能惹可不在与别人,而在于他们自己。”宁大老爷捻须说道,“多行不义必自毙。” “阳城地界怎么就出了这个物件了。”宁三夫人说道,很是愤愤。 最重要的是这个物件跟他们宁家还有些牵扯。 “理他呢,他要是来搜我们的家,我打开门让他们搜,想怎么搜就怎么搜。”宁大老爷笑道,“抄了我们家也行。” 说着自己哈哈大笑起来。 “拿着圣旨,跟写圣旨的人,可不是一样的,可不要失了分寸忘了本分。” 前朝旧事里多少功勋高官,拿着丹书铁劵,最终行事张狂的又有几个逃过一死。 方家拿着圣旨报个仇洗个冤调动兵马官员,或者找个人搜个城虽然嚣张但也可以忍受,但这种事可一可二不可三,尤其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