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卫国 (第2/2页)
能,或者畏惧之时。那不再是时间可以沉淀的伤痛。那伤痛将伴随自己至死亡!那样活着,很累…… 贺祥站起身来,顺了顺有些褶皱的衣衫。盯着手心被岁月雕镂的虚实镜,另一只手便是狠狠捏拳。 “虚实镜的出现,果然不是偶然。” 贺祥呢喃着:“是为了给我足够的力量挽回一切吧。” 良久,贺祥自嘲一笑,“魂帝吗?了不起的伟大意志。可你选择我时,就注定我的路途当不再平坦。但谁又知道,我仅仅想做一个凡人,我渴望的仅仅是凡人的幸福。” “比起武者的漫长岁月,我更愿意选择匆匆数十载的平凡生活啊。” 贺祥盯着窗外,此时夜色渐深,天空已有熠熠闪闪的星火跳跃,泛白还未休息退去的浮云,皎白雾色轻轻披散在黑夜的边城间,转而流过墙角,顺势而上,流淌在贺祥坚毅的面颊之上,显得迷离。 “老师,或许你当时便看错了我。一如虚实镜,选错了人……” “但是,当一切轨迹都成为无法更改的辙痕,我便只能坚定向前。或许,我会死。但我……绝不退缩。” 皎白星光点缀的氤氲虚空间,似乎能看见一个正甜甜笑着的女孩,她撇着嘴,轻轻弯起垂在胸前的乌黑发缕,嘴里哼唱着不知名的歌谣,隐隐荡在贺祥的耳畔。 “对不起,翩然。我竟会有那么一瞬的动摇,请原谅我。还有,如若结果真如我所想一样,那希望我们能共赴地狱。” “温馨……地狱。” 竖日,骄阳升起,普照大地,金色光华带来边城新一天的繁华。街道上,车水马龙,士农工商如硕大的车轮,缓缓运转着,周而复始,只留下无法换回的折痕。
贺祥离开了客栈,于一处街角眺望东方,那是,卫国皇城的方向。 “金戈行程十年征,榜首镂刻赤子心。题笔阔论山河调,名扬九州岁月真。” 前方不远处,拥挤人潮间,传来苍劲有力的朗诵之音。这诵读的分明是一首四绝,贺祥对于诗词之类固然不曾涉猎。可其心智聪慧,敏锐察觉到,这分明是一首藏头诗。每句诗的头一个字连起来便是“金榜题名”。 凡人的世界,若非贵族世家,要步入仕途,便只能如诗中所说,寒窗十载,待鱼跃龙门,花开彼岸,才可能阔论山河,指点政治。 贺祥心头升起了兴致,挤入人群,透过微小的缝隙,正看到一名胡须花白的老先生,双手托着诗画递给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男子。 “裴老先生可是用心良苦,满腹经纶却无奈官场昏暗,一生无缘仕途。希望周山这小子能圆老先生的最后心愿吧。” “谁说不是,裴老先生一生育人无数,却也只能孤单终老,可悲可叹。” “这周山,或许是裴老先生这一生中最后一个学生了。” …… 各种议论之音杂乱,响在贺祥耳畔。他不禁多看了这一老一少两眼。老者面目慈祥,眉宇间似乎包罗万千经文,刚才的诗也正是此人所著,用来勉励他临行的学生。而名为周山的男子,面目清秀,有一分书生气,言语间对老者尊敬有加。 周山接过老先生的诗画,猛地跪地,对着老先生接连三扣,便是在周围赞叹的目光中站起身来。坚定不已地说道:“学生周山,定不辜负老师的寄托。定将金榜题名,带老师去最为繁华的城市安享晚年!” 说罢,周山也不迟疑,背起厚重行囊,再度对老先生一拜,迈坚定步伐,转身而去。 没有人注意到,包括贺祥。这位老先生眼中明显多出了一分伤痛与悲凉,被他一笑之下尽数掩去。 终于,人散了。老先生一个人伫立许久许久之后,才叹息一声,拖着佝偻的背影,消失在了人潮之间。 贺祥盯着其沧桑背影,没由来得一叹。这凡人的世界终究是距离武者太远太远。刚才那迟暮之年的老者,光说年岁上,就已经比之贺祥小了数百岁。 果然,凡人追求的仅仅是凡人的幸福。 而武者,属于另一个世界。 可是,盯其背影,贺祥看到了人生百态,世事炎凉。 凡人亦有温情,凡人亦有伤感,凡人亦会因别离而惆怅。 或许,曾几何时,自己的老师亦是对着空寂的山谷呢喃着自己的名字…… 贺祥走了,不再停留。为了不暴露武者的身份,借助虚实镜的力量,将自己的身形隐去,身化流光,向着卫国皇城掠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