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遇乱世_萧太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萧太后 (第2/2页)

下令西路军全线撤退。宋军士气低落,一路连吃败仗。杨业得不到后方有力的支援,最终包括杨业之子杨延玉在内的所有部属都全数殉国,杨业本人也被活捉,悲愤之下绝食殉国。

    萧绰下令将杨业的头颅割下,装入匣中,传送边关各地。辽军士气大振,而宋朝守军则大受打击,未曾对敌便已经失了信心,无法守住已经夺得的土地。辽国顺利地收回了所有的疆土。

    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深秋闰九月,萧绰领着辽圣耶律隆绪、韩德让,率二十万辽国精锐部队南征大宋。辽军势如破竹,两个月的功夫,就一直攻到了澶州(今河南濮阳),距北宋都城开封仅一河之隔。

    北宋宰相寇准坚持请求宋眞宗御驾亲征、激励士气。当宋眞宗的车驾出现在澶州前线时,士兵高呼“万岁“连延不绝,声震数十里,人人同仇敌忾、个个视死如归,很快就集结起数十万之多的援军与辽军对抗。这对萧绰的南征大计自然是一个极大的打击。不久又一个打击接踵而来--辽国名将萧挞凛在察看地形时,被宋军用弩射中身亡。辽军未战先丧大将,士气大受影响。萧绰审时度势,又加上韩德让的劝吿权衡,决定阵前议和。

    辽宋达成澶渊之盟,宋辽约为兄弟之国,辽圣宗耶律隆绪称宋眞宗赵恒为兄,赵恒则称皇太后为叔母;维持宋辽之间旧有的疆界;宋国每年向辽国提供三十万金帛。双方结束了多年不息的争战,进入了长达百余年的相对和平。

    同年,辽圣宗再一次为母亲加进尊号,使萧绰的尊号从统和元年的“承天皇太后“、统和二十四年的“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承天皇太后“、一直加到了“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法道仁洪圣武开统承天皇太后“。

    统和六年九月的一天,萧绰一反从前在皇宫中宴请皇亲众臣的惯例,在韩德让的帐室中大宴群臣,并且对众人厚加赏赍,并“命众臣分朋双陆以尽欢“。

    统和十八年(公元994年),韩德让成为辽国权力最大的实权人物:太保兼政事令,总理南北二院枢密院事,拜大丞相,进齐王。

    统和二十二年十二月,韩德让被赐姓辽国国姓耶律氏,改名为耶律隆运,出宫籍,录横帐季父房,封晋王,位亲王上。

    除了这些头衔,他还得到了一座规制与皇宫不相上下的文忠王府、享有帝王级别的随从队伍。从此,以述律平皇后奴隶身份出现在辽国历史上的韩氏家族正式成为皇族。

    折叠去世

    萧绰在1009年(统和二十七年)的十一月为耶律隆绪举行了契丹传统的“柴册礼“,将皇权交还给耶律隆绪,结束了她在辽景宗、辽圣宗年间四十年有余的摄政生涯,去南京安享晩年。不幸的是,就在南行的途中,萧绰染上了疾病。同年十二月初,她逝于行宫,终年五十七岁。

    折叠编辑本段家族成员

    萧绰系出自契丹审密集团拔里氏之少父房家族,其父萧思温乃是四朝(辽太宗、辽世宗、辽穆宗、辽景宗)元老,又辅立景宗,可谓权倾一时。萧太后之威名,远播于汉地。

    萧绰的父亲是辽朝北府宰相及驸马萧思温,母亲是燕国大长公主也是辽穆宗的姊姊。萧绰有两个姊姊,三姊妹年纪差距颇大。长姊伊勒兰嫁宋王耶律喜隐,曾封为宋王妃,宋王叛乱后,被其夫牵连而遭废黜,称为夫人。二姊和罕嫁齐王耶律庵撒哥,封为齐王妃。

    969年(保宁元年),被册封为皇后。当年或次年生下景宗长女耶律观音女,971年(保宁三年),生景宗长子耶律隆绪即辽圣宗,又生两子两女,其中两子分别为耶律隆庆、耶律隆佑,两女分别为耶律长寿女、耶律延寿女,详见于《辽史》“皇子表“、“公主表“。另据《续资治通鉴长编》,早夭的耶律郑哥可能为萧绰所生第四子。

    历史评价

    因为其铁腕的政治手段及争议的残杀政敌事件,历史上对萧绰的评价一直两极化。

    元版《辽史》的评价很简单,书中说:“后明达治道,闻善必从,故群臣咸竭其忠。“宋人的《契丹国志》便有了人身攻击,叶隆礼在《景宗萧皇后传》里指责道:“(萧后)好华仪而性无检束。““后天性忮忍,阴毒嗜杀,神机智略,善驭左右,大臣多得其死力。“

    折叠编辑本段墓葬

    《辽史》记载,辽国景宗和萧太后的合葬墓在今锦州北镇的医巫闾山下,名为乾陵。根据《辽史》记载的地理位置,乾陵应该就在龙岗村附近。古墓的附近已经挖掘出了陪葬墓的墓志铭,“归葬于乾陵附祖宗之寝庙“、“葬于乾陵附孝贞皇太弟(耶律隆庆)之茔顺也!“而墓xue的下方,也就是村落之内,有两处高高隆起的墓xue,经确认是萧太后的两个孙子。根据辽国祖制,后代的墓xue要在长辈墓xue的下方,根据这个规矩,辽景宗的墓地应该在龙岗山的顶端。据称,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痛恨辽人,所以合宋灭辽之后,将辽国皇室的陵墓通通挖掘,墓xue内的金银器物抢掠的抢掠,毁坏的毁坏,显陵和乾陵也不例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