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送公主和亲 (第2/2页)
夫人不用多礼。” 莺莺站了起来,沙州郡公双手搀扶起静乐公主,公主站起身来,扑到他怀里,哭道:“父亲,以后女儿不能在您膝下行孝了。” 沙州郡公轻轻拍了拍公主的背,道:“皇家之人,当时刻以国事为重。” 这一瞬间,莺莺忽然感觉:静乐公主表面上身份尊贵,其实也挺可怜的。 光弼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进来,他躬身给沙州郡公行了一礼,道:“郡公爷,该启程了。” 静乐公主下嫁契丹,她的父亲沙州郡公是送亲大使,光弼是副使。 一路之上,静乐公主拉着莺莺坐到她的马车里面,莺莺给她讲契丹各种各样的风俗人情以及她做姑娘时的许多趣事,静乐公主也给她讲汉朝以来出塞和亲的姑娘们的事迹。旅途寂寞漫长,两个女人很快就成知心好友了。 莺莺掀开窗帘,静乐公主也跟着探出头来。脚下的草茂盛无比,那绿色简直就像能流动一样青翠欲滴,放眼望去,碧草连天。 莺莺闭上眼睛轻叹一声,道:“我回来了。”是啊,她回来了,故乡,还欢迎她吗? 进入草原之后,马车行动速度明显慢了下来,莺莺变得焦躁起来,坐卧不宁。 正在打盹的静乐公主被莺莺惊动,静乐公主见她愁眉不展,于是拍了拍莺莺的手臂,笑道:“怎么了?你这不是就要到家了吗?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你该高兴才是啊。”莺莺勉强对公主笑了一笑,没做声。 草原上响起了春雷一样震撼人心的鼓声,远处人马涌动、旌旗招展。送亲队伍停了下来,两位送亲使者驻立在队伍最前头按辔不动。 远处那支人马像旋风一样卷了过来,在距离送亲队伍三丈处停住,十八位骑士分成两队缓缓走出队伍,大伙儿众星捧月般簇拥着一位衣饰华丽、八面威风的番邦青年迎了上来。
那青年直走到送亲队伍前面,他跃下马来,翻身拜倒,朗声道:“松漠都督李怀秀参见天朝使者,天使远来,怀秀失礼之处,还请恕罪。”随着他的动作,三丈开外的那些人也同时跳下马来,一起拜倒在地。 那青年的声音很大,坐在马车里的静乐公主和莺莺都听得一清二楚。 松漠都督李怀秀,这就是新即位的契丹可汗了。 莺莺在马车里远远的瞧着那个青年,总觉得这人看着有点眼熟,可是一时半刻又想不起来。 看着这位牛高马大相貌威武的未婚夫婿,静乐公主紧张起来,原本搭在莺莺肩上的右手不由自主的紧紧抓住莺莺的肩膀。 莺莺察觉有异,她回过头来,柔声安慰道:“公主,别紧张了,契丹的男人虽然大多相貌粗鲁,其实性情都还不错的,像我爹吧,长得比这位可汗还难看,可他对我娘可温柔了。” 静乐公主不好意思地松开紧紧抓在莺莺肩膀上的手,低声笑道:“你骗我的吧?如果你爹相貌难看,你怎么能长得这么漂亮?” 莺莺笑道:“我像我娘啊。”说着她又往外瞟了一眼,忽然神情大变,低声道:“啊呀,好像我爹也来了。” 静乐公主顺着她的视线望去,只见三丈外契丹迎亲队伍里,驻马前排的似乎都是贵族,有老有少,也不知道哪一位才是莺莺的父亲。 两位送亲使者同时下马,沙州郡公双手搀扶起那位拜倒在他马前的契丹可汗,含笑道:“都督请起。” 契丹可汗站起身来,又对着马车躬身一礼,然后倒退着走了几步,走到自己马边,纵身一跃,跳上马去,他拨马回归队伍,双臂一张,他身后的队伍立即分成四队,两队在前面带路,两队绕到送亲队伍后面,众人齐声欢呼,“大唐尊贵的公主光临松漠都督府啦。” 送亲队伍由契丹人前呼后拥着来到松漠都督府,不知多少契丹子民黑压压的聚在府门前看热闹。 李怀秀再次下马参拜,沙州郡公和光弼走到马车前,光弼打开车门,恭恭敬敬弯腰行了一礼,莺莺扶着公主慢慢走下马车来。 契丹人振臂高呼,“这是大唐公主,欢迎大唐公主啊。”静乐公主微笑着挥手致意。 沙州郡公拿出大唐天子的圣旨来,朗声道:“圣旨到,松漠都督李怀秀接旨。” 李怀秀跪倒迎接圣旨,沙州郡公肃穆无比地宣读皇帝把大唐公主下嫁契丹、希望两国永远和好的圣旨。 李怀秀向着大唐首都长安所在的方向连磕了三个响头,朗声道:“怀秀多谢岳父隆恩。” 李怀秀行礼已毕,他站起身来,高举双手呼唤道:“我现在是大唐天子的女婿啦!岳父若有所需,怀秀即便赴汤蹈火也不会皱一皱眉头。” 围观的契丹人也跟着高声呼唤,李怀秀走到公主身前,公主含笑与他对视,神态不卑不亢。 李怀秀虔诚地牵起公主右手,低头在她手背上吻了一下,然后抓着她的右手举了起来,朗声道:“我宣布:从此刻起,静乐公主就是我们契丹的可敦了!” 围观的契丹人又一次跪倒下来,大伙儿齐声欢呼,“恭喜可敦!恭喜可汗!” 一时之间,恭喜欢呼之声四起,李怀秀大声道:“今天是我和公主的大喜日子,大伙儿纵情享乐吧,待会儿还有许许多多免费的酒和rou啊,大家可要给我面子放开肚皮吃个够啊。” 李怀秀话音未落,欢呼之声立即惊天动地,同时鼓乐之声四起,只一霎那,庄严肃穆的气氛烟消云散,松漠都督府沸腾起来,大家开始纵情狂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