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军区的变化 (第2/2页)
这形势,恐怕不能让央金梅朵再坐马车了。子仪飞快地解开套在宝马身上的车,把车里的央金梅朵抱了出来,横着搭在马背上,自己也翻身上马,弃了车驱马拼命奔逃。 身后呼喝之声此起彼伏,追兵大呼小叫着:“站住”。 吐蕃军士开始放箭,子仪抓住一支从额边掠过的流箭,随手丢掉了,然后弯腰抓起央金梅朵,双手高举着横放到身前,在马上转身喝道:“再放箭我就用公主当挡箭牌。” 这一招果然管用,追兵不敢再放箭了。但是子仪的行动也证实了吐蕃兵的猜想:公主确实落在这家伙手里了。所以吐蕃军士们追得更加起劲了。 子仪的马快,追兵一时跟不上,央金梅朵却在这剧烈的颠簸中又醒过来了。她开始拼命挣扎起来,子仪牢牢箍住她的腰,喝道:“老实点儿。” 央金梅朵挣扎得更厉害了,子仪拉着她坐了起来,剪住她的双手,将她拥到怀里,笑道:“你再这样下去,让你们吐蕃的军士们都看到你跟我这么亲热,以后你还怎么跟悉诺罗过日子?” 央金梅朵气得哭了起来,她又开始破口大骂,子仪满不在乎地笑了笑,道:“骂也没用的。” 两人这一折腾,宝马奔驰的速度又慢下来了,吐蕃追兵的距离更近了。幸运的是:子仪已接近大唐陇右边界了。 双方又奔了一程,子仪的宝马跑了太多路,渐渐的精力不济起来,追兵的距离继续拉近,子仪心中暗暗叫苦。正在着急之际,只见前面沙尘滚滚,一支大唐骑兵迎面而来。 子仪兴奋得要命,驱马迎了过去,后面追赶的吐蕃兵却不由自主缓了一缓。
一位青年将军奔出队伍,跃马横枪喝道:“什么人?” 子仪已认出那人是代替了光弼的积石军使王思礼,他兴奋地挥了挥手,叫道:“郭子仪。” 此时的他蓬头垢面狼狈不堪,又被央金梅朵遮了大半个身子,也难怪王思礼认不出来了。 王思礼奔了过来,看了看央金梅朵,又看了看子仪,笑道:“你不会是从吐蕃来的吧?怎么跟个逃荒的差不多了?” 岂止是逃荒!他差点连命都玩完了。两人奔近,子仪气息不稳的道:“你帮我挡一挡那些吐蕃兵。” 王思礼笑道:“不用挡,他们已经不敢轻举妄动了。” 子仪拨转马头一看:果然,所有追赶的吐蕃兵都已驻马不前了,既不追赶也不离开。大概那些家伙明白大势已去,可又不甘心放弃吧? 王思礼看了看央金梅朵,道:“这位公子是谁啊?你的朋友吗?” 发现自己已无可救药的做了俘虏,央金梅朵眼圈都红了。 子仪笑道:“这位是吐蕃赞普的女儿、悉诺罗的夫人——央金梅朵公主。” 王思礼的眼睛一下子睁得溜圆,他哈哈大笑起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行啊,真有你的!” 子仪跟着王思礼的军队往陇右节度府而去,王思礼叫人拿了两个水壶,一个给子仪,一个给央金梅朵。 王思礼还真细心,子仪早就渴得喉咙冒烟了。他接过水壶,道了谢,喝了水之后,整个人都精神起来,他伸手抹了抹嘴,问道:“现在边关情况怎么样?” 王思礼叹了口气,道:“你离开的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可多了。王忠嗣被李林甫、董延光等人陷害,皇上将他贬为汉阳太守,王大人就这样离开了军队。安思顺接任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接任陇右节度使;皇上誓要夺回石堡,任命哥舒翰为这场战争的行军大总管,原来的行军大总管——陇右兵马使董延光已被逐出军队;河东、朔方、河西三个军区都出兵助战……” 听到王忠嗣被贬官,子仪不由自主也跟着王思礼叹了口气,同时又庆幸自己刚好抓了央金梅朵回来。否则,争夺石堡的战争一开始,光弼一家人一定会被吐蕃人拿来泄愤。但是现在他手里也有了人质,吐蕃赞普和悉诺罗就投鼠忌器了。 子仪跟着王思礼来到陇右军的大本营——鄯州,大伙儿进了城,王思礼叫人把央金梅朵押了下去,然后带着子仪去节度使院参见行军大总管哥舒翰。 子仪和思礼来到使院,哥舒翰正和另外三位大人物聚在一起商议军事,其中一位是他所熟悉的安思顺,另外两人却不认识。 思礼悄悄告诉子仪:那位牛高马大的将军是刚刚升任朔方节度使的李献诚,他是东突厥人氏,原名阿布思;另外一位上了年纪的则是刚刚升任河东节度使的王正见。 子仪闻言又叹了口气,还真是大浪淘沙呢。自己不过离开军队一阵子,四处军区都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了;虽然王忠嗣走了霉运,但是却有这么多人高升了。除了即将为大唐夺回石堡城而拼命的士兵,现在恐怕都没有人会为王忠嗣而惋惜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