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回忆初起 (第2/2页)
,将军和二爷回府了。 吴继风决定亲自将这次的礼物送到风吟手里。带着一串佛珠来到小院时,风吟正歪在廊下的竹榻上读《金刚经》,薄被皱巴巴盖在腿上,眉心下意识频着,一看就是心不净的样子。 吴继风轻轻几步来到榻前,拉过风吟捧着经书的左手将佛珠串缠绕几圈戴在她细白的手腕上,仔细端详几下觉得甚是合适,不由得露出满意的微笑:“没想到这么凑巧,正赶上你读佛经。” 风吟脸上没有往日收到礼物时那种开心满足的表情,虽然强打起精神抬了抬嘴角,但脸色始终有些奄奄的,眼睛里也没有神采。 抬起手腕举到眼前,转圈细细看了几眼,佛珠圆润、木色深深,一看就是好材料。珠串晃动时散发出几缕若隐若现的温醇清香,风吟闻着闻着就闭上了眼,再睁开眼睛时心里却舒坦了不少。 “小叔,这是什么木头,怎么这样好闻呢?” 吴继风看着她舒展了的额头嘴角扬了扬,不急不缓说道:“天雷劈过的紫檀木,做佛珠最合适。” 风吟的好奇心一起,却有些疑惑:“被雷劈过吗?那不是不吉利吗?” 吴继风将皱皱巴巴的薄被理了理,淡淡道:“咱们这里有个说法,被雷劈过的木头可以替人挡灾祸。一棵树若是被天雷劈过那可就抢手了,一般人家会留一些木头雕成珠子留给子孙,孩子一出生时就戴一颗在身上保平安用。” 旁人是戴一颗自己是戴一串,而且还是名贵的紫檀木,只怕是整个大周也找不出几串,可见小叔是多么疼爱自己。 风吟看着小叔布满慈爱的脸,想问的话始终没有问出口,只得低下头压抑心中的情绪。 半晌后抬起头问道:“我小时候你怎么没有呢?” 吴继风一愣,一贯温和的脸色附上一层冰霜,看着风吟的眼睛好半天才说话;“你小时候是跟你母亲住在都城里的,到你七岁才搬过来,之前咱们没有见过面,你忘了吗?”
风吟点点头,“没忘。”没忘,怎么可能忘记,就是因为记得才会有那么多怀疑。 “都城里不讲究这些的,你来时已经大了,我也没在意。” 风吟点点头,重新换上了笑脸。 吴继风抚一抚风吟柔软的发丝,满脸凝重:“风吟,小叔希望你平安,更希望你快乐。你懂吗?” 风吟不想他担心,于是努力让自己看起来笑得高兴些,低声应道:“嗯,会的。” 吴继风笑了,笑里带着十分的真心疼爱,仿佛两人之间的信赖从没变化过。 吴继风将李吉召到了书房,喝着一杯茶悠悠问道:“小姐最近怎么样,有什么异常吗?” 李吉抬头看一眼主子想揣摩一下他的心思,可奈何茶香袅袅中,热气蒸腾挡住了主子的表情,自己什么也没揣测道,于是只能结结巴巴据实答道:“嗯……那个,小姐还和以前一样,基本就呆在院子里,除了,除了……” 吴继风抬头,盯着李吉道:“除了什么?” 李吉不敢隐瞒,狠一下心道出了口:“除了常去老夫人的院子里见见闻烁少爷。” 吴继风再次低下头品茶,道:“没别的了?” “没有了。”李吉原以为主子会因为两个孩子去老夫人那里生气,可现在看竟是一点事情也没有,真是奇了。不过自己也松了一口气。 “下去吧。” 李吉有些犹豫,踌躇着开了口:“那,主子,您这都回来了,我们还,还继续看着小姐吗?” 吴继风想起今日风吟的眼神,没来由地心里一阵慌,眯一眯眼道:“继续,有什么异常马上来告诉我!” 李吉一愣,领命道:“是!” 小年夜按照大周的规矩是要吃饺子的,按照将军府里的规矩风吟是要先去给父亲母亲请安之后才能回来吃饺子的。 风吟到大厅时母亲正由一名侍女扶着缓缓往椅子处走,母亲的肚子滚圆滚圆的,走起路来格外费力小心。今日的母亲穿着一身时新的淡紫色裙装,可能是因着年节的缘故,裙装十分正式,和宫装款式相似,裙摆尤其长。不可否认母亲很美,风吟不由偷偷多看了两眼。 跪下行礼磕头时脑中风吟一阵晕眩差点倒下,一个影子从脑中急速闪过,激得风吟一阵头疼,幸亏强咬住牙才没露出什么异常神色,行礼后便匆匆离开了。 走在回去的路上,风吟努力从脑中搜索那个身影,总觉得是什么见过的东西,可不管怎么努力还是没想起来。 婆婆絮絮叨叨着说小公子下个月就要生了,小姐的苦日子可算熬到头啦。风吟想起母亲圆鼓鼓的肚子,再想起她今日长裙曳地的样子,脑中猛然一个激灵,自己脑中那个影子一下清晰起来,那是一个穿着明黄色曳地长裙宫装的女子,而女子的一张脸正是自己的母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