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安的前夕 (第2/2页)
慰,她知道朱青是不会赶她走的,也没有跟她见外,只是为了她的安慰,但是,现在让宁儿做出决定确实太难。 “这……”朱雀瞄了宁儿一眼,欲言又止。 “没事。”朱青知道朱雀说的应该不是私事,继续道。 “探子来报了。多尔衮已经发兵宁远,由多铎当先锋官。”果然,朱雀带来是一个军事情报,正好大家一直担心也一直知道逃不掉的情报。 “多铎带了多少人?” “六万!” “吴三桂有何动静?” “尚未发现有任何动静。” “六万。吴三桂手中不过三万人马。别说吴三桂没有准备,就算有准备,也很难抵挡多铎的六万大军,何况宁远不比山海关,没有任何天险可据。不出三天,宁远就危险了,这还不算多尔衮的后续部队。”朱青叹息道,沉默片刻,朱青对朱雀道,“跟白虎他们说,让天字号的将领到议事厅一叙。” “是!” 朱青看了一眼宁儿,走出她的房间,朝楼下的议事厅走去。 要是平时的会议,宁儿是可以参加的,但是,这是一个特殊的会议,一个关于如何应付宁儿的哥哥多尔衮的会议。就算朱青让宁儿去,宁儿也不会去,至少她现在是不回去的。弄不好会出现问题。毕竟众兄弟就算给朱青面子,但是大明和满清的恩怨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这一刻,宁儿想得更加明白,她更懂得朱青的难处,朱青现在可以说是雪上加霜,连个喘息的机会都没有,多尔衮就又打过来了。而多尔衮是以逸待劳的,他已经得到大明潼关战败的消息,也听说山海关的损失,作为一个野心勃勃的首领,他不可能放弃这个机会。 “我们非得要进入中原吗?”发兵前夕,孝庄忧心忡忡地问多尔衮。 “我是为了福临。”多尔衮道。 “我只求我们母子平平安安就好。”孝庄了解多尔衮的野心,但是她是一位母亲,皇太极刚刚驾崩,各位贝勒对主位虎视眈眈,孝庄和福临成为政治斗争的中心,万一多尔衮这一去,谁来保证他们母子的平安? 但是,多尔衮的野心像脱缰的野马,已经收不回来。 他看着孝庄,这位年轻的母亲眼睛里流露着对多尔衮的依赖,“放心。你和福临都不会有事。”多尔衮承诺道。其实,对孝庄和福临母子潜在最大威胁的恰恰是多尔衮,只要多尔衮的头脑一发热,历史就会改变。他自己也曾为那样的想法睡不着觉。 就在孝庄问多尔衮要不要非得入主中原的那一夜,山海关的议事厅里,天字号首领们也在议论着要不要支援关宁? 很多将领受过吴三桂的排挤和陷害,纷纷表示坐山观虎斗。 而朱青却摇摇头,“唇亡齿寒。我就不相信他吴家军都是贪生怕死之徒。一定还有热血爱国之士。我们不能隔岸观火,越是这个时候越要争取所有可以争取的力量。” “大哥说得没错。如果关宁失守,我们山海关区区五六百人如何抵挡六万鞑子?”朱雀和白虎等几位首领纷纷表示出兵宁远。 “但是。”朱青道,“我们一定等到调遣令才出兵,绝不能授人以柄。” “对!” “没错!” “上一次就被吴三桂摆了一道。” 众将纷纷表示。 正在这时,守卫突然来报。 “报告将军。探子发现玄武将军行踪。” 朱青醒来后,就下令锦衣卫关系网打探玄武的消息,不出两天,玄武终于有了消息!可见锦衣卫的行动力和执行力是超群的。 “太好了!玄武将军现在何处?什么情况?”朱青问道。 “被杨嗣昌和铁面押往京城,刚出开封城。” “又是铁面!”白虎愤愤道,他俩也是交过手的。 “最可恨的是杨嗣昌!”朱雀沉沉道,她想起了潼关一事,若杨嗣昌能出兵援助,也许潼关就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好了。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有气也给我憋着,到时候一并还给他们!”朱青道,“时迁兄弟和程副将跟我走一趟,去救玄武将军。其他人坐镇山海关,时刻注意宁远的动静,按计划行动!” “是!”众将呼道。 夜色落下,夜却显得不太平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