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2 招待会的菜单与吃在高泉 (第2/2页)
“别人不在意,不等于咱们就可以不上心”,魏江山严肃的说:“这里也算是咱们的家了,贵客上门,什么事都不是小事!小萍啊,你想想,要是夏主席到你家里,你会还是那么随意吗?” “呃……这、这不一样啊”,小萍微微脸红的说:“他是我的**怎么做是另一套规则呀。” “其实差不多嘛”,汪琳也说:“我们这辈子都欠着星联的,住在这里也算是星联的租客,把日子过下去就是给星联还债,这么一算,夏主席也是咱们的老板哦。” “是这个道理!”魏江山扯起了其他的话题:“你看,高泉市的市长是妈祖,咱们都是租客,可还有人心思不对,想搞什么党支部。在这里,妈祖不就是党和政府吗?” 他神奇的将话题转了回来:“搞好接待工作,也是让那些人摆清楚自己的位置,免得他们越走越歪,搞到最后下不来台。” “人啊,是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可也得看场合,讲道理啊”,汪琳摇头,魏江山说到的事情,她也看到了苗头,和魏江山一样,她对那些满心想着靠政治爬高枝的人很没好感。 “魏叔也不要太敏感,我们星联不会干涉大家怎么过日子的,只要照着程序做决策,执行的事让妈祖搞定就好了。有矛盾,不要去激化,让大家做决定。” 小萍当然也清楚高泉市最近的暗流,不过她不怎么放在心上,朝魏江山眨眨眼,调皮的道:“相信群众,发动群众,这样就够了。” 魏江山拍额道:“对对!这条我理解得还不如小萍深,半辈子的官真是白当了!” 这事也不是生死攸关的大事,说过就放到一边了,三人一同巡视下去, 魏江山过来,不仅是选食材,还要汪琳帮忙敲定明天欢迎宴会的菜单,小萍也积极的参与到讨论中,假公济私的点了好几个菜。 巡视完蔬菜区,三人又来到rou食区,这里就不是汪琳的主场了,负责人瞿胜军曾经当过奶农,懂一点畜牧知识,再有pei帮忙,勉强扛起了高泉市的“畜牧业”。 高泉市“畜牧业”的根子是一批“太空猪/牛/羊”,它们从地球上出发,经过了高g力和零重力的严酷考验,长途跋涉六七亿公里,以十分之一的存活率,为星联、尤纳斯和安姆星移民带去了rou食种子。 以高泉市的规模而言,rou食区养殖的猪牛羊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这里不仅有rou食品供应限制,还得依靠鱼类补充。至于奶牛就更别想了,还是小萍注意到了这事,搭“星门快递”的顺风车,从地球捎了一批奶粉过来,满足小孩的需求。 瞿胜军帮着魏江山选定rou猪,做好了屠宰的准备,在这方面,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还帮不上什么忙,幸亏移民里有屠夫,他也懂一些。
一边准备,他也一边念叨:“新希望在推销他们的人造rou和克隆rou,咱们不是在种豆子吗?人造rou我准备试试,克隆rou就有点怵了。” “克隆rou……” 魏江山和汪琳不约而同的露出恐怖的表情,小萍倒不怎么在意,这玩意她已经吃过了。 十来年前,由谷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推动的人工rou研究,就已经搞出了成熟的技术。用rou牛或者rou猪的干细胞进行增殖,再用3d打印机“编织”出脂肪和肌rou纤维,这么制造出来的rou,跟用克隆技术培养整只**动物,之后再食用相比,要方便快捷得多。 那时候克隆rou还只是实验室里的技术,成本太高,也没什么需求。 到了现在,克隆rou的好处就凸显出来,产量高,需要的原料少。星际移民只需要养少量的动物,由它们提供干细胞进行克隆生产,就能源源不断获得新鲜rou食。 不过对现在的人类来说,吃整只克隆**动物的rou都还有极大的心理障碍,更别提直接吃克隆出来的rou。只是想想,人的rou用这种技术也能很方便的克隆出来,就够倒胃口的了,谁知道到时候吃进肚子里的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考虑到星际移民的畜牧业是最头痛的问题之一,而且对零重力的空间站来说,畜牧业更是糟糕的研究课题,克隆rou就成了rou食品最佳方向之一,星联的成员也成了最初吃螃蟹的勇士。 老实说,小萍觉得克隆rou挺好吃的,克隆用的干细胞都是精挑细选的,3d打印也可以精确控制rou质的紧密度。但如果不是星联自己出产的克隆rou,小萍还是决定,除非自己的pei可以精确探测克隆rou的成分,否则她是不会吃的。 所以,小萍没对克隆rou发表什么意见。 至于人造rou,魏江山笑道:“我想起**十年代,有一阵子也兴吃用豆腐干做的人造rou,如果还是那种东西就算了。” “说的也是呢,跟素斋没什么区别”,瞿胜军也笑了。 看来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对安姆星移民来说,吃rou依旧会是个老大难问题。 当然这不意味着明天的招待会没什么rou,为了接待摄制组,魏江山专门发起了一个接待预算案的全市投票,拿到的预算足够买下rou食区的一半猪牛羊。 “总感觉这是螺蛳壳上做法场,没啥必要啊,直接调拨就好了,还花什么钱,不都是星联的东西嘛,就连咱们呼吸的空气,都不是自己搞出来的……” 魏江山用pei付了rou款,瞿胜军看着pei上跳动的数字,有些好笑的抱怨着。 “试验,这是试验”,小萍有些心虚的说。 高泉市的“法定货币”依旧是软妹币,星联还没工夫来打理移民区的经济,丢给了星联科学院的社会研究部,当成一项社会试验,由那些靠pei学贯古今中外的经济学家自己折腾。 现在高泉市执行的是一套过渡方案,基础还建立在软妹币上,由星联提供软妹币,支撑整座城市的经济运转。 小萍之所以心虚,是因为她也是这套方案的制定者之一,从表面上看,方案的确有些儿戏。 整座城市都是星联建起来的,移民们的工作也是被安排的,城市的运行和管理,也是由妈祖在支撑,从某种角度上看,移民更像是高泉市的寄生品。 但在这样的前提下,星联依旧给移民们算工资,再收税,所有的生活物资,甚至包括空气,都算成钱。城市的基建也算成移民的负债,由移民分期负担。 于是在高泉市出现了很搞笑的情况,比如魏江山,他每个月工资有四五万,但实际拿到手的只有十分之一。还好需要用钱买的东西大多都很便宜,尤其是保证基本生活的食物,也就是移民自己弄起来的服务业,以及rou、调味品等紧缺物资的价格比较可怕。 即便是这样,大多数人也都清楚,他们的负债,别说这辈子,再有十辈子,也都还不完。 只是这么弄有些怪异,星联直接搞成计划经济,没多少人会说不。 “等移民多了,会有变化的”,小萍只能这么说了,毕竟星联都还没理顺自己的内部经济体系。 “明天厨师忙得过来吗?”搞定了rou材,瞿胜军自告奋勇的道:“要不我也来帮忙?” “正要跟你说这个呢……” 魏江山跟瞿胜军聊着,小萍悄悄呼叫了小欢的pei。 “小欢姐,大家都很热情呢,连菜单都很认真的讨论了好几遍,明天的招待会千万别爽约啊。” “好麻烦哦,我派个机器人来行不行啊。” “有红烧牛腩,清蒸鲟鱼,宫保rou丁……” “嘶……我来我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