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天家变故 (第2/2页)
的少女身影,步伐缓慢地朝着主帅大帐的方向靠近,脚下步伐控制得极轻。 她敏锐地朝四周看了一眼,四周值班巡夜的士兵们早已疏忽懈怠,靠在军帐支杆上沉闷打着酣。 她轻手轻脚缓慢移动到帐前,咬了咬唇,掀帘进入。 月光浅淡地照在司徒明沉睡的容颜上,他果然睡得很沉,对她毫无防备。她讥讽地看了他一眼,无声地嘲笑他蠢货,开始动手在他桌案上迅速翻找。 光线幽暗,那些书信上封着火漆,她正要动手拆开,忽然听到司徒明的声音响了起来:“用我帮你拆吗?” 温润清朗的声音。 随即便见整个营帐灯火齐刷刷亮了起来,光芒刺眼。 陆晓姝顿时七魂出窍,吓得忘记了动弹。 司徒明撑起额头,手轻轻一弹,她手中书信掉落。 他皱眉道:“看你不像心存恶念之人,我才好心收留你,上官大哥特意着人来信提醒我,我还没信,觉得他太谨慎了。不过幸好多留了个心眼,没想到你是这样的,果然是我太好心了。” 陆晓姝张了张口,一时竟忘记该编什么样的话骗他,只听他淡淡道:“带下去吧,着人看着。” 有人应了一声,将她粗鲁地一抓,身上捆上绳索,拖进了一座破旧狭窄的帐子里,看都不看她一眼,拉紧帐帘出去了。 漫天遍地的黑暗侵袭而来,陆晓姝颓唐地被缚着双手坐在黑暗里,满心满面的羞耻感如蚁啃噬着她的心。 手指一阵不甘心地乱抓,却突然碰到了一个尖锐的东西。 是个残破的剑刃碎片,想来是那个士兵无意中丢在这里的。
她心中狂喜,眼中阴狠的光芒亮起,开始迅速地割绑缚在自己身上的绳子。 第二日清早,帝京朝堂,风云翻覆。 御座之上,皇帝将高高的一摞奏折向着下方群臣站立的方向狠狠一推,奏折哗啦啦翻落在地,发出令人心惊胆战的声响。 “你们都要造反吗?太子是什么人?你们难道要质疑皇室血脉?荒唐!” “圣上息怒,正是因为要为东宫洗清流言中的嫌疑,我等才联合上书请求滴血认亲。请陛下三思!” 皇帝大怒,愠色更甚,将那位说话的大臣一指:“姜祝你知不知道质疑皇室血脉是欺君大罪?” 底下朝臣们顿时齐刷刷跪了一地,一个个低头不敢再言。 良久,有人低低道:“陛下,当年前太子一案确有过多疑点,而且当晚前太子遗孤失踪……” “放肆!” 那人顿时又吓得不敢再出声。 唯有上方皇帝脸色阴沉而冰冷。 十日后的夜晚,宗人府幽暗不见天日的牢房内,颓然坐着的太子突然听到门外过道里有人走近的脚步声。 天窗幽暗的光线斜斜射入灰尘弥漫的牢房,他抬起头,看到那黑暗中匆匆而来的几个人影。 他惊喜若狂,扒着门边向外张望,突然头顶被人重重一击,昏倒在地上。 一身黑衣蒙面的人拿钥匙打开门锁,身后跟着几个动作敏捷的人取出皿盂,一人上前,利落地抓住了他的手指,用针轻轻一刺。 鲜亮的血珠逐渐从手指上缓缓渗出,凝成摇摇欲坠的血滴,而后流入皿盂中。 那些人互相对视一眼,将门锁好,向着走廊外而去,消失在夜色里。 而昏睡的太子全然不知,自己的命运已在这一刻落下重锤。 又过了三日,不知是谁带头,一群大臣联合上书,指控尚在宗人府的太子三年前构陷三皇子谋反,令其含冤而死,并列出大小罪状若干,证据确凿,不容争辩。 一向高调的东宫众臣此刻虽然心存质疑,面对如此场面,竟然选择了沉默不语。 而更加奇怪的是,这次皇上看了奏折居然没有过多否认,只脸色阴沉地在原地默然良久,长叹口气。 皇上居然默认了! “据说,几日前曾有一批人暗中潜入牢房,我怀疑,是陛下终究还是搁不下心头疑虑,命人取走了血。” 驿馆里,燕洛廷一边分析着,一边缓缓吹着手中瓷杯里的茶水。 叶爻支着手肘,挑眉,若有所思喃喃道:“他是自作自受。不过,如此说来,滴血认亲竟然真的证实了?太子果真不是他的亲生儿子?” 燕洛廷摇了摇头。 正当群臣揣摩圣意的时候,隔几日宫里又传来消息,圣体微恙,早朝暂停,六皇子监国。 各方哗然。 于是又有人揣摩,圣上这大概是急火攻心,被气出病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