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笛声书生 (第1/1页)
回忆就像一张网。 你越挣扎,磨人的思绪就越会缠着你,直到窒息。 话不可说尽,事不可做尽。 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十月二十一,申时三刻。 三生寺就在城东不远的清云山上。 佛曰因果,三生轮回。 据说三生寺的第一个主持,曾经是一位太子太傅。 只因爱上了一个深宫的妃子,又迫于世俗伦理,以至于痛苦煎熬,难以自拔。 最后他辞官离开,用自己的所有积蓄在这山间建了这寺院,削发为僧,孤独终老。 有些人,明知没有结果,也依旧做着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 寺院不大,所以慕容很容易就找到了那个林叔口中的柳平生。 其实慕容原本就知道这个人。 柳平生,江湖上人称白衣书生。 关于他的传说有很多。 飞墨夺命,落纸收魂。 每一件事,都足以让许多人津津乐道好久。 可柳平生的江湖从来都只相传在别人的口中。 因为从来没有人真正见过他出手。 银杏树,清香坛。 慕容见到柳平生的时候,他正在树下的案台上地写着什么。 一身白衣,眉清目秀的脸上神色专注,让人乍一看看起来就觉得是个书生。 可他右脸上两道极深的疤痕又似乎在告诉别人,他不仅仅只是一个书生那么简单。 柳平生的身旁,还有一个少年书童,两眼却是看着别处的风景。 “柳先生。” 慕容没有走得太近,这是对一个文人最基础的涵养。 “慕容姑娘,你来了。” 柳平生的开场白,几乎跟前两个人一模一样。 “看来你也不会告诉我,那个人究竟是谁。” 慕容脸上无奈地一笑。 “知所不知,是以为知。” 柳平生放下手中的笔,面带微笑地看着慕容。 “先生这话很有玄机,那我究竟是知还是不知?” 慕容不觉得掉书袋是什么坏习惯,尤其是从柳平生的口中说出来,倒是别有一番味道。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柳平生闭上双眼,说话的时候摇头晃脑,就好像迂腐的教书先生。 “那先生想对我说什么?” “就请慕容姑娘帮我个忙吧。” 柳平生转过头去,看了一眼书童。 小书童似乎是回过神来,忙上前磨墨。 “还望先生指教。” 慕容瞧柳平生重新提起笔来,在身后的银杏树上银钩铁画。 “在下有一上联,不知慕容姑娘能否对得上。” 柳平生洋洋洒洒,写下七个大字。 花和尚莫看陌上荷花。 “世人都说白衣书生学富五车,真是所言不虚。” 慕容看着这幅上联,拍手叫好。 “人言可畏,不是每件事都是像别人说的那么简单的。” 柳平生握笔淡笑,眼神里带着一种玄机。 “别人的话,那是别人的事。自己的路,总归是自己走的。” 慕容发觉自己所遇上的三个人,每一个说的都有话外之意。 “看来慕容姑娘心里已经有了下联了。” 柳平生的眼里,微微闪过一丝期待。 慕容没有回答,只是接过他手中的笔,在银杏树的另一侧写下一行秀丽小字。
臭穷酸难闻南酸穷臭。 “妙极妙极!” 柳平生端详了这七个字许久,忽然放声大笑。 “慕容姑娘学识渊博,一语双关。” “一时兴起,多有得罪。” “南酸枣穷臭回味,倒也是蛮合在下心性。” 柳平生拍了拍身前的银杏树。 “先生如此雅士,自然算不上什么臭穷酸了。” 慕容脸上淡然而笑。 此时,她忽然感觉那个小书童的眼神很不自然地扫过自己。 他似乎有意无意地在留意着慕容。 “家奴无礼,姑娘莫怪。” 柳平生也注意到了慕容疑虑的神色,摆手示意。 “听闻先生文武双绝,不知门下弟子的功夫如何?” 慕容随意地说了一句,自己的右手已经到了小书童的脖颈下。 提笔,扣腕。 慕容出其不意的突袭,仅是一眨眼就被柳平生化解。 小书童也是后退几步,脸色虽是惊慌,可眼里的神色似乎并不恐惧。 “读书人的武功,也只是花拳绣腿,姑娘多心了。” 柳平生左移半步,挡在两人之间。 “我听说先生素来孑然一身,今日身边怎么又会多了一个书童。” 慕容的表情已经不像先前那么放松了。 “在下刚才也说了,人言可畏,有许多事情是别人看不到的。” 柳平生十分淡然地看着慕容。 “那请问先生,一个书童的虎口,为什么会有茧子?” 慕容说话的时候,两眼紧紧地盯着那个小书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