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皇帝_第351章 洛阳之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1章 洛阳之变 (第1/2页)

    荆州之战,陶商再次完败刘表兵马,不仅劫走了大部分战船和兵器铠甲,还让蔡瑁中伏被擒,这让整个刘表麾下的文武震动,开始真正的畏惧起陶商的实力。

    蔡瑁和蔡和在长沙并未受到半分委屈,反而被陶商待以上宾,倒并非陶商要说降这二人,毕竟他们是蔡家的代表,不可能抛弃家业来到荆南。

    但正是蔡瑁的身份地位十分特殊,所以陶商才将蔡瑁扣下,每日都有人陪同,大吃小喝,酒宴不断,并无太多限制。

    留下蔡瑁,就是想从刘表手中抠出一点钱粮来,这对眼下处于创业阶段的陶商才是最主要的,用后代的一个词来说,就是绑架勒索。

    蔡瑁兄弟的性命能值多少钱,陶商并没有说明,这也是看刘表的诚意和他对蔡瑁的重视程度,给的多了,刘表自然不愿意,但给得少了,首先是陶商不会同意,而且蔡瑁心中也会不满,毕竟他现在可是堂堂荆州蔡家的家主,州牧麾下第一大将。

    另一方面,蔡瑁带来的六千精兵,陶商让人分散关押,将蔡瑁的心腹剔除出来,剩余的进行策反说服,能吸收多少算多少。

    荆州讨伐战以刘表完败结束,双方进入僵持阶段,暂时平静下来,扬州刘繇正在豫章集结兵马,听到公安一战,也按兵不动,没有了动静。

    江东战事消弭,但此时的中原,开始进入了真正激流涌动的阶段,袁绍逃出洛阳,董卓为安抚士人,从李儒之计,表其为河间太守。

    袁术也到了南阳,被封为后将军,正在利用他家族的实力招纳名士,蓄积实力,曹cao刺杀董卓未遂,出逃回乡到东郡,也在招兵买马,等候机会。

    自从收了吕布,董卓行事更是肆无忌惮,虽然屡次遭到反对和刺杀,但并没有多大威胁,废长立幼、秽乱后宫,朝堂之上乌烟瘴气。

    在袁绍、曹cao等人之后,又有黄门侍郎荀攸与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人预谋刺杀董卓,

    黄门侍郎荀攸与议郎何颙、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谋划:“董卓无道,天下皆怨之,虽有强兵,实际上一个****而已。我们应该刺杀他以谢百姓,然后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之举也www.shukeba.com。”

    因为越骑校尉伍孚质性刚毅,勇壮好义,力能兼人,便负责执行刺杀任务。

    但董卓身边有飞将吕布保护,又有许多飞熊军精锐士卒,防御甚为严密,经过几次刺杀事件之后,想接近他都难,更别说要刺杀他。伍孚知道,接近董卓的办法只有一个,成为他的亲信。

    于是伍孚一改原来的世家大臣清高姿态,不惜顶着被世家同僚痛骂的恶名,变成了一个对董卓低头哈腰阿谀奉承卑躬屈膝的奴才,董卓也正需要一个世家大臣屈膝与自己的榜样,所以对伍孚也格外器重。

    伍孚终于等到了与董卓单独会面的一天,那一天伍孚穿着小凯,将佩刀藏在朝服里去拜见董卓。

    因为伍孚的曲意奉承,两人相交甚欢,交谈完毕,伍孚佯装离去。董卓很器重伍孚这个世家大臣屈膝的榜样,便起身出门相送,出门之时用手轻轻拍着伍孚的后背,表现出极其亲切的样子。

    伍孚瞅准机会,猛得从朝服里抽出佩刀向董卓刺去。由于杀人心切,用力过猛,失手没刺中要害。

    董卓大惊,慌忙奋力反击,董卓本来就是武将出身,力气又大,伍孚急切间没法得手。

    董卓疾呼吕布出手相救,吕布手持长矛,飞身而来,伍孚不是吕布对手,战不数合,就被吕布一矛刺穿大腿,不支倒地。

    数百名飞熊军精锐飞奔而来,将伍孚绑缚,董卓大骂伍孚:“本相素来器重与你,你为何恩将仇报,反来刺杀本相,你想造反不成?”

    伍孚厉声疾呼道:“吾乃大汉之臣,岂能奉你这等逆贼为主?乃是为民除害,何来造反之说?汝等****祸国殃民,恶贯满盈,罪大恶极,吾恨不能生食尔rou,将汝挫骨扬灰!”

    董卓大怒,命士卒将伍孚碎尸万段,随后又派吕布继续搜捕伍孚同党,种辑隐匿不出,何颙、荀攸被逮捕入狱,何颙忧惧自杀,唯独荀攸言语饮食自若。

    这一次刺杀事件,伍孚的前后变化,让董卓对士族的耐心到了极限,接连又借故杀了几个大臣和名士,成为洛阳人人闻之色变的杀人恶魔,见之噤若寒蝉。

    不仅董卓为所欲为,就连西凉军上下都暴虐无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洛阳城里的大户遭受的损伤最多,这些人都敢怒不敢言,暗自联络洛阳之外的诸侯勤王。

    五月,曹cao在陈留散尽家财,并在孝廉卫弘的资助下组建一支五千人的军队,并有夏侯惇、曹仁、李典等人相助,看时机成熟,便作檄文传达各州郡,举义兵讨伐董卓。

    檄文写道:“cao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到日,可速奉行!”

    檄文到处,各地诸侯群起反应,第一镇便是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

    第二镇,冀州刺史贾宗;

    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

    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

    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

    第七镇,徐州牧韩馥;

    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

    第九镇,济北相鲍信;

    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

    第十二镇,青州刺史孙坚;

    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

    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

    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

    第十六镇,扬州牧刘繇;

    第十七镇,祁乡侯河间太守袁绍;

    加上曹cao本部兵马,共计十八路诸侯。各镇兵马,多少不等,有上万人的,也有几千人的,总计二十万大军向酸枣集结。

    众诸侯陆续皆至,各自安营下寨,连接二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